高额赞助费,是阻断农民工子女到公办学校就学的主要原因。
虽然国家对教育收费作出了明确规定,有关方面也对乱收费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但记者近日在杭州市部分学校暗访时发现,情况远不能让人乐观。
开学后不到一个星期,记者以外地生源家长的身份来到杭州市西湖区长桥小学,佯称为在老家读二年级的孩子办理借读。学校教导主任一听很为难地说:“学校已经开学,办理入学手续比较麻烦。而且二年级的班级已经有42个学生,这是教育部门规定的最高限额,再安排学生入学很困难。”
记者着急地说:“孩子在老家没人带。希望学校帮帮忙,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挤进来?”
教导主任沉吟一会表示,难度比较大,但可以想想办法。
“怎么收费呢?”记者问。
“本地孩子一学期费用大概是800多块,外地的孩子还要每个学期多交200元借读费。你的孩子是超出班级名额的,现在又不可以明收赞助费,你就买个乒乓球台、篮球架或者空调之类的,1000到2000块钱左右吧。”教导主任说。
记者表示买这些器材太麻烦,教导主任给记者出主意:“你可以把钱直接拿到学校的财务上,等学校买了器材,再把发票给你们。”
见到校长时,校长开的价码与教导主任的差不多。不过,校长告诉记者“直接把钱拿过来就可以了”,但“你们要写一个条子,就说是你们自愿捐的这笔钱”。
记者又来到杭州市上城区一所颇具规模的小学,同样提出要为孩子办借读。
记者问校长:“学校的收费怎么样?”
校长说:“一个学期的费用是几百块钱,包括杂费、课本费、代管费和午餐费等,但你们是转学插班生还得另交13000多块钱。”
记者不解:“这是什么费用?”
校长算给记者听:“外地孩子来念书,按小学六年计算,要交两万块钱。但你们打算三年级转过来,在这里只念8个学期,所以只交13000多元就够了。”
记者还是不解:“这到底算是什么费用呢?”
校长一时语塞:“这个也说不清楚……钱是交给区教育局的,并不是我们收,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如果可以转学,我们会给你区里教育局的一个账号,你们直接打进去就可以了。”这位校长还一再强调:“区里让我们把钱交到他们那里,也是为了让我们安心办学,减少我们的麻烦。”
第二天,记者以外地学生家长的身份打电话给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问是不是要交这笔钱。一位工作人员说:“你们可以不交,学校也不会强要你们交,可关键是学校是不是要你。”
记者又问:“是不是要把这笔钱交到区里来?”
这位工作人员答复:“这笔钱是交到区教育局的一个基金里的,具体怎么交,你们去问学校,他们会告诉你们怎么办手续的。”
记者打电话给教育局的计财科,计财科的工作人员答复说:“我们从来没规定外地生非要交这笔钱,但如果你们一定要到这所学校里来,那么就交一点赞助费,具体收多少钱,我们也没有规定,你们自己和学校商量。”
工作人员还提醒说:“你们如果要交钱,就要写个自愿捐赠的说明。杭州市有规定,不能收赞助费。如果不是自愿,我们绝对不收你们的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