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各种文明在趋同与趋异两大潮流中不断碰撞,作为文明重要载体的语言在全球化过程中也呈现出不同的生存状况。很多民族因为国际交流或殖民历史的原因接受了其他民族的语言,而本民族的语言却日益衰落甚至消亡,一些坚持本民族语言的语言社团也遭到了外来语的巨大冲击。
围绕当前文明碰撞下的语言现状,2007年11月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浙江厅,北京论坛(2007)语言分论坛学者就此进行了学术讨论。
聚焦:文明冲突下弱势语言是否可以生存?
来自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的Theraphan Luangthongkum通过对泰国北部和老挝南部的语言现状分析,认为那里的语言保存得比较完好。她认为如果能够得到来自国家和地方的政策保护,弱势语言是可以成为多元语言文化中的一员的。
而来自福建师范大学刘亚猛教授认为当今社会英语等少数国际语言的强势使得不少语言面临生存的危机,即使是使用人口最多的汉语也面临着“中国的中文”和“外国的中文”的冲突,过度的欧化已经威胁到了汉语的民族传统。
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游汝杰教授从汉语各方言的竞争力比较出发,认为语言作为一个群体内部交际的手段,如果它被使用的地区经济文化等方面相对发达,那么它的生存就是绝对没问题的,比如,粤方言的竞争力在改革开放以后超过了过去的吴方言,很多粤方言的词汇活跃在普通话里。
争议:对弱势语言的政策保护是否必要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在其题为《中国语言规划的若干思考》的发言中表示,中国目前的语言规划尽管在促进普通话推广上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没有规定其他方言、繁体字和外国语等在中国的法律地位,而他们在中国的文化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未来中国要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就必须倡导“多言多语”的生活,国家应该通过语言功能规划使各种语言及其变体各安其位,各展其长。
美国学者Douglas A.Kibbee以比较视野谈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他认为对弱势语言的政策保护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语言作为一个社团的象征,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但鉴于目前的生存情况,政府应该出面保护。菲律宾学者Fernando Zialcita提出“保护史诗就是保护濒危语言”,认为不少民族的史诗遗产如果不加以保护会很快消亡,政府和民间都应该积极介入,发掘史诗文化,进而起到保护濒危语言的作用。
但有的学者也认为,语言是因人们需求而存在的,一旦这种语言不再能够服务于人们的交流,那么它的消亡就无法避免。中国古代很多少数民族语言,比如鲜卑语、女真语等因为民族融和而消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