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日,北京论坛(2007)语言分论坛以“多元文明冲突与对话中的语言认同和流变”为主题。来自北京大学英语系的胡壮麟教授做了题为《从读写能力到多元智能》的发言,北大新闻网记者对胡教授进行了专访。
北大新闻网:胡教授,您发言的题目是《从读写能力到多元智能》,其中提到了八项现代人应该具备的文化素质,比如,电脑操作技能、外语、人际交流等,您认为内容如此丰富的教育目标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有可能实现吗?
胡教授(以下简称胡):可能性不是当前最迫切的问题,我们必须关注这样去做的必要性和这种教育应迅速落实的迫切性。在现代社会,人未来的生活水准取决于其自身的发展潜质,而且每个人都有理由获取自身的全面发展。从全局来看,如果政府或者社会不能够给人们提供接受综合教育的机会,那么这本身就是对社会公平的否定,就是对社会和谐的无意识破坏,所以我们的国家一定要树立培养多元智能的意识。
胡壮麟教授做主题发言
新闻网:中国有数亿人在学习英语,但在社会上有人认为并不需要全民学英语。例如,外语水平较差的日本发展程度要远比外语水平很高的非洲国家发展程度高,您对此是怎样看的呢?
胡:日本的情况比较特殊,但日本并非不重视外语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日本有着庞大的翻译工作团队,及时把国外最前沿的技术和经验介绍到国内,为此,政府每年都要拨出大量预算供给翻译工作。中国国情与日本不同,作为近二十年来世界上成长最快的经济体,中国的发展正来源于对世界的开放和融入,作为一种交流的手段,外语对于个体国民的发展也具有很大意义。正如政府不能强制规定哪些人学习英语一样,政府也不能强制规定哪些人不能学习英语,如此多的人学习英语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需要,不可横向地单纯对比,也不能以政府意志横加干预。
新闻网:随着国民学习外语的人数越来越多,更多的外语词汇走入汉语,比如,粉丝、PK等,您认为这些词汇的进入对汉语来说是侵蚀还是融入?
胡: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因为语言作为一种用于交际的符号体系,应该也必然要遵守约定俗成这条原则,所以只要被大众接受,那么这些词汇就是有生命力的。语言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吸收外来词汇是必然的。
记:今天的外语也为汉语增加了不少新词汇,但其中有很多词汇还仍只存在于人们的口头上,比如粉丝,那么您认为像这样的词汇有一天会从口头走向书面,成为文学用词吗?
胡:前面我已经说过一种语言的生命力要看人们对他的接受程度,词汇自然也是如此。这些词汇只要能为人们广泛接受,那么它们成为文学用词就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过程。这并不是什么坏事,正如大量佛教词汇在汉语言文化中立稳脚跟,并成为重要组成一样,今天的外语词汇在经过人们长期的使用后,也会获得自己能否扎根汉语言的评判,这个过程是社会大众实践的过程,不是一两个人的意志可以改变的。
新闻网:在外语大规模进入中国的同时,汉语也在大步走向海外,截至2007年7月底,中国已经启动建设了170余所孔子学院(课堂),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正在迅速增长。对于海外汉语教学的现状,您是怎么看的?
胡:当前海外汉语热的情况是我们在几年前还无法想见的,所以对于教学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工作我们没有充足的准备,因此,在欢欣鼓舞于海外汉语教学的巨大进展时,也应该注意到存在的问题。
新闻网:您认为目前海外汉语教学人才是不是应该加强中国文化的综合修养,以更好地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胡:这是个很好的提法,对于提高海外朋友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很有好处。但是目前这种东西还是尊重有志于汉语教学人员的意愿为好,国家没有必要对此实行强制规定,我相信综合修养随着海外汉语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会变得日益重要。
新闻网:当今国际社会英语作为一种强势语言几乎成为‘世界语’,您认为随着其他国家的崛起,会不会有其他语言挑战英语的‘世界语’地位,并取而代之呢?
胡:一国语言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受众程度确实和其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实力密切相关,比如,汉语随着中国的发展就已经在海外越来越热。但是,汉语不一定能取代英语的‘世界语’地位,先入为主的英语已经广泛渗透到了国际生活的各个领域,这种优势是汉语还无法比拟的。但是,这不能否定在和中国相关的领域,汉语会变得非常重要。我相信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汉语在海外的受众一定会越来越广。
学者简介:
胡壮麟,男,1933年3月生,上海市人。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国外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语用学、文体学、语篇分析、英语教学法、语言规划、符号学、认知与隐喻、中小学英语教学等。曾参与编著《Linguistics: A Course Book》、《语言系统与功能》等书籍二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还被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大学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