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专题 > 北京论坛 > 动态报道
企业社会责任:靠法律强制还是道德约束?
2007-11-03  北京论坛  张生明

字体大小:

  公司应代表谁的利益?企业社会责任(CS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要靠法律强制还是道德约束?它的范围如何界定?

  这些问题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理论基础,也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问题,11月3日下午进行的北京论坛2007“全球化趋势中企业的跨国发展战略与社会责任”分论坛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在分歧与共识中体现了高度的学术性。

  “股东”还是“利益相关者”?

  “stockholder”和“stickholder”是此次分论坛讨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了。公司应该为谁服务?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企业社会责任正当性的理论基础。在传统的理论框架下,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是公司的最终目标,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这一理论越来越受到挑战。与会学者就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William Blair教授发言

  “最好的方法是让公司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会最终导致商业上的成功”,英国大法官William Blair教授认为,公司如果只关注短期回报反而不能长久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公司从自身利益出发应该使利益相关者受益。来自美国的Randall Morck教授非常强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二战后德国和日本不只关注股东,还关注利益攸关方,从而取得了巨大成功,所以要以和谐的心理进行和谐的工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雷兴虎教授也指出,企业不只是盈利组织,更是利益共同体,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正当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虽然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大多数学者所赞同,但不同的声音依然存在,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史际春教授认为:盈利是企业的本性,不能苛求企业和企业家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

  CSR:法律强制还是道德约束?

  公司代表谁的利益自然衍生出企业社会责任的界限问题:企业的社会责任到底应该法律强制还是道德约束?CSR的范围应该如何界定?

  大多数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应该通过法律强制完成,要在立法上给予明确的规定,并在司法上进行严格的执行。雷兴虎教授认为社会责任是企业的法定责任,但其中要有道德义务的指导。北京大学法学院楼建波教授从法学专业的角度对新公司法的第5条进行了文义解释,楼教授认为:新公司法的整个第5条都是在阐述企业社会责任,其中包括法律法规、商业道德、公益慈善三个层次。

  史际春教授坚持企业责任弱化的观点,他认为,“只有在企业盈利的情况下才能要求他们承担社会责任,社会对企业的要求无法通过法律来强制,道德力量对企业的约束更大,因为事关其声誉。”

  “法律只能惩罚和阻碍坏的企业,但不能制造好的企业,要靠环境、社会利益等方面努力综合实现”,“法律仅仅能够保护职工利益不受侵害,但还没有保证职工的主动参与权”,以香港大学张宪教授和西南政法大学赵万一教授坚持法律和道德综合的观点。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
· 德国煤炭企业环境责任机制研究
· 外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杨贤: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是“成长的烦恼”
· 刘鹏:企业社会责任体现不同社会主体的利益诉求
· 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相悖还是相容?
· 语言分论坛:聚焦早期汉译佛典语言得失
· 自由气氛中寻求交流与合作:北京论坛(2007)大学校长联谊会举行
· 移植模仿还是因地制宜?中日学者在公司治理战略上达成共识
· 和谐共荣多元发展:北京论坛(2007)胜利闭幕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