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下午,民族关系与宗教共处分论坛在学者们精彩发言和热烈讨论中继续进行。其中,对中国族群状况的分析与研究成为部分学者发言的主题以及讨论的热点话题。
中国因其独特的地理历史因素,复杂的民族关系以及政府的民族政策一直是世界社会学领域的热点。在下午的分论坛讨论过程中,基于此问题,众多独特新颖观点的提出引发了与会学者们的极大兴趣。
21世纪中国族群关系新思路:由偏重政治认同向文化认同转变
在21世纪,中国处理民族问题应当从自身的历史传统中获得启发——来自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马戎教授在回顾并分析了历史上中国及其他国家处理问题的两种方式即将少数民族偏重于作为政治实体还是文化实体两种不同方式后,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中国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注重文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在清朝以来尤其50年代后,更加强调政治化。”他认为在新世纪,在民族问题上由偏重政治认同向文化认同转变将有利于中华民族整体认同感。
彝族民族企业家:族群认同的载体
对中国民族政策有着深入研究的德国Duisburg-Essen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Thomas Heberer,以四川省梁山彝族自治州为例,阐明了民族企业与族群认同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民族企业,超越家族的组织和族群认同感开始出现。”在民族企业家对于族群认同的影响在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互动交往中产生,因而民族企业家在塑造族群认同感上就具有了民族象征的载体和现在化的媒介的双重属性。
教育普及与教育质量:关注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随着对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持续关注,中国近期的对一亿少数民族进行的教育普及成为世界瞩目的话题。香港大学教授Gerard A.Postiglione在着重分析中国西藏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制度的现状后,谈到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识字率不断上升,学校的师资不断改善,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然而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应当与高质量的学习环境相联系,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质量教育需要关注不同民族如何在多元文化发展的环境下进行有效的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