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专题 > 北京论坛 > 动态报道
“新媒体与社会”分论坛关注公共空间构建
2007-11-04  北京论坛  卞卓舟

字体大小:

  从2003年的SARS疫情、“孙志刚之死”,到2005年的北京民众“反日游行”,再到2007年的“黑砖窑事件……新媒体环境正日益造就一个公民参与的公共空间,一连串具有轰动效应的网络事件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舆论环境和媒介功能。

  11月4日上午,“新媒体与社会”分论坛中,多位学者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生动鲜明地阐述了自己对于新媒体环境下公共空间构建的见解和观点。

  交往理性是存在的

  尽管公共空间的话语中不乏冷嘲热讽,含有许多不理性的因素,但多位学者的研究表明:网络媒介中的交往理性是存在的。

  来自北京大学的师曾志副教授具体分析了“警察与逃犯”的案例——警察与逃犯通过网络媒介沟通交流,最终帮助逃犯建立了信任感和责任感。师教授说:“在各种舆论并行的情况下,善意的言论仍然是主导。同时也有法律专家的参与评析。”

  “公民性”是师曾志对公共空间中公民所体现的积极参与、维护公共原则的精神的总结。她说:“在网络媒介创设的公共空间里,公民具有参与的能力和判断力。”

  “网络中个人意见的作用不能忽视,‘黑砖窑’中的求救者最初就是通过一则帖子引起了社会关注。”北京大学教授许静在分析了“黑砖窑事件”后指出。

  去中心化是最大的特点

  “新媒体传播有很多特点,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去中心化。没有绝对的权威,形成了新的传播效果。”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乔木教授总结了新媒体传播的最大特点,并以手机短信为例分析了新媒体是如何在公共领域的传播中发挥其政治影响力的。

  谈起03年的SARS,乔教授认为,正是手机“冲破了传统媒体设置的议题”,“从春节与两会报道的间歇传播着关于疫情的消息”。手机短信的这种人际传播方式的私密性,又使其成为了05年“反日游行”的策划工具。“为了避免更大规模的游行,中国政府在后期也借助了手机短信,缓解了民众的情绪。”手机的世界里没有权威,使其更为自由地在社会经济、文化,甚至是政治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师曾志也在“黑砖窑事件”的分析中提及了“去中心化”的概念。她认为,去中心化使得新媒体成为了议程设置的新主体。但是同时,她也指出:“新媒体传播只有与传统媒体相连通,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舆论需要机制化的表达方式

  “从公共领域构建的视角来看,舆论不应该只是机缘化的一定强度的民意,我们应该逐步建立一种机制化的表达方法。”许静指出。

  从“黑砖窑事件”持续的这几个月里,中国各大网站、各级传统报刊,以及各个电视台给与了阶段性的关注,其中经历了几次话轮的转换。许静认为:“从这个事件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媒介功能正在不断发展,但公共领域的构建还缺乏有效的机制。”

  师曾志用“突发性”、“即使性”、“消失性”来形容我国公共媒介事件的特点,“我们的网络舆论场还需要完善”,她说。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新媒体与社会”分论坛聚焦国际传播秩序,众学者共析“新媒体神话”
· 为课堂变革装上新“引擎”
·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更应挖掘特色资源
· 新疆利用新媒体服务大学生思政教育
· 山东大学建新媒体平台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 搭新媒体“快车”中文教育转向
· 山东农大打造青年新媒网促进师生交流
· 新媒体改变校园生活与学习 指尖上的大学生存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务公开“着陆”新媒体
· 新媒体助力构建信息化校园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