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如何激励科研创新

http://teacher.eol.cn  来源:  作者:中国科学报  2013-09-13  字体:  

  科研创新的源头是实践,科研创新的主体是人。科研人员作为科研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科研创新的主体。目前科研人员队伍迅速增长,创新资源不断丰富,但是科研创新的动力依然不足,如何进行有效激励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科学研究的特性之一是循序渐进。没有哪一项科学研究是一蹴而就的,而都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科研活动有自身的规律性,科研成果不是速成品,是要经历长期的积累与积淀逐渐形成的。从事科学研究就像是孕育成果,只有具备各种条件才能保障成果的产出。要鼓励创新而不是急于创新。如果只是为了创新而进行投机取巧,往往起不到好的效果。

  有效激励科研创新,首先要弘扬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内在的精神气质。好的、成熟的科研工作者往往具有独特的精神气质,具有踏实从事科研的人生态度。他们往往把科研活动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人的成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科研人员的成长与发展也是如此。

  一个好的科研工作者需要经历长时期的磨炼与积淀才能逐渐形成。因此,需要多树立优秀科学家的典型,弘扬科学精神,弘扬科学正气,赋予科研人员队伍更大的历史责任感,使得广大科研人员队伍受到鼓舞和启发,从而可以更加踊跃地投身于实践,在不断的实践中找到创新的灵感与源泉。

  其次需要合理的科研考核与评价。目前有很多科研工作者感觉到自己的创新动力被压制,大部分时间用来申请课题经费、快速发文章,而真正潜下心来作研究的人比较少,不健康的竞争环境使得静心作研究的人很难生存。

  事实上,就科学研究而言,简单才是一种最佳的状态,静心才是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活动最好的心态。目前出现的学术浮躁,究其根源,主要在于不合理的科研考核和评价体系。科研评价及考核体系的建立本来是为了促进科研、保障科研,但是科研人员往往为了应付各种考核而无法静心从事科研。

  对科研的考核与评价不能一刀切。现在是以项目带动科研,通过课题研究推动相关科研的发展。课题研究是科研活动的主要方式,但不能成为唯一方式。

  如果科研评价中唯课题研究为上,没有课题便无法进行科研,那一定是舍本逐末,违背了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也脱离了国家、社会资助科研的初衷。即便申请到了课题,其特定的研究目标也往往会限制科研人员的思想。科研人员为了应付各种考核与评估,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填报各种表格和准备各种演示,真正投入科研的时间有限,也难以保障科研成果的独特性。

  如何最大程度地保证科研时间,使科研工作者能把最大的精力放到真正的科研上去,是科研评价体系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此外,如何最大程度地遵循科研的基本规律,使得独立研究、自由研究、出长期成果的人也能拥有一席之地,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伟大的创新往往来自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索,并非限时作答。

  其三要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关注科研人员的成长。创新是不断地尝试与挑战。社会在期望科研人员勇于挑战、不怕失败、经得起挫折的同时,也要宽容失败,关注小人物的成长,关注普通科研人员的评价,要为普通科研人员的成长营造良好宽松的环境。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社会各界需要从多方面来培养科研人员,使他们更加具有探索精神与合作精神,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社会的需要更能推动科学的发展,科学研究要与社会广泛结合。科研评价也不是一味地要求有项目和文章,而要重视应用与实践,要有专利和产品。

  同时,要为科研人员减负,把科研人员从大量烦琐的低级事务性劳动中解脱出来,通过高薪制使得科研人员无须应付各种考核与评价、申报各种基金。目前普遍存在的科研人员亚健康的状态事实上已经严重削弱了他们的创新能力,更难有创新性的成果出现。

  其四科研要均衡发展。我们现在提倡做大项目、大题目。但是对于全社会的发展来说,还要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冒泡。只有整个科研基础都良性发展了,科研人员都能有创新的动力,科研才能健康发展。现在科研经费多了,项目多了,但不均衡的现象更加明显。科研经费集中在少数人、少数领域里是不利于科研发展的。要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创新,需要在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积累和发展。

  随着国富民强的中国梦的逐渐实现,我们的各个学科都应该分享到国家社会进步的成果。改善科研环境,提高科研人员待遇,使科研人员更好地创造更多的科研成果,反哺社会。让科研人员在创造高价值的同时,也能得到高价值的回报,真正激励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在科研上不能赶时髦,要脚踏实地走自己的路,这样才能有真正的创新。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李志红)

收藏此页   好友分享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每周四发刊中小学教师招聘电子周刊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