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专题: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亲历者口述纪实
口述者:杨学为
杨学为,1937年生于哈尔滨。1960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后留校任教;1978年调教育部,历任高校学生管理司招生处副处长、处长,管理司副司长;1987年任国家教委考试中心主任;199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特殊津贴的研究员。2000年退休,受聘为国家督学。曾主持教育科学研究“七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高考标准化改革研究”并获得一等奖,曾主编《中国考试文献集成》、《中国考试通史》、《中国考试改革研究》等。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亲历者口述纪实》)
点睛语录
1977年恢复高考,恢复了“文革”前17年已有的高考制度。1978年以后,就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高考也面临一个改革的问题。当时有一场争论,觉得推翻“四人帮”那套倒行逆施,恢复了“文革”前17年的高考就非常好了。所以,当招生会上提出高考还要改革,有些人就很不同意,就觉得好像亵渎了高考,接受不了。
一个大的变化就是“十二大”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从1983年开始高考改革真正起步。当时,黄辛白同志分管高考,就提出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这是很有远见的。后来,教育部给国务院的报告就说目标就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招生考试制度”。
………………杨学为
总的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考试的科学化、公平化,不要把考试的分数绝对化,要尽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考核,从这些方面做了一些努力。
通过标准化,我们要实现两个目标,一个是科学化;另外一个就是公平。这两个都不可偏废。科学是基础,没有科学就没有公平可言。把分数的作用绝对化了,分分计较也不好。
………………杨学为
考能力是指导思想的一个很大的变化。原来传统的题型,以考知识为主,所以就有书呆子考上大学。我们要改过来,要选拔聪明的孩子,不是死用功。考能力又和中学学习基础知识有矛盾,所以就有了会考。会考侧重基础知识。我们在会考的基础上侧重考能力。
………………杨学为
对自学考试怎么看?我认为,是对社会和谐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教育上,中国真正属于自己的制度创新就是自考制度。这个制度解放前没有,而且外国也没有。后来,中国建立自考制度之后,韩国也有了这种认可制度,跟咱学的。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国首创,世界上独树一帜的就是自学考试制度。
………………杨学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