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上海:多元录取 今年高中阶段入学率98%
2002-04-04    金柯 曹静 庄玉兴

字体大小:

  东方网4月4日消息:上海市教委昨天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今年本市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将坚持“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制度,促进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今年全市初中毕业生18.94万人,计划高中阶段入学率为98%,其中,普通高中与三校比为55∶45。

  “多次机会”是高中阶段招生的明显特点:一是继续试行保送生、推荐生制度。优秀初中毕业生可保送至普通高中和市重点职业技术类学校重点专业,但人数不得超过各学校(专业)招生计划数的6%;推荐生比例为市、区县重点高中招生计划数的20%以内。二,继续推行毕业考试后提前分流政策。提前分流进职业技术学校的比例控制在本区(县)毕业生人数的20%以内,且不得超过各学校招生计划数的40%。

  另外,全面实施体育测试,体育测试分值满分为4分,成绩计入总分。

  公办普通高中:扩招继续试行限制人数、分数和钱款数政策

  今年本市将进一步扩大高中优质资源,扩大优质高中招生数量,据介绍,普通高中招生数近10万。同时,继续试行公办学校高中招收“三限”(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的扩招生政策。

  今年公办普通高中在完成招生计划的基础上将实行扩招。各区(县)扩招计划数不超过本区(县)公办普通高中(不含综合高中、转制高中)招生计划数的15%;各公办普通高中扩招计划数不得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不含扩招生数)的20%。民办(转制)学校、综合高中不得招收扩招生。各普通高中班级学额控制在50名之内。

  今年3月底前获准办学的民办学校可以参加今年招生。民办高中自主招生调节计划控制在学校招生计划数的10%以内。

小学初中:免试就近入学

  本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初中阶段招生继续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办法。区县不进行全区(县)性小学毕业(升级)统一命题考试。学校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测试和面试选拔学生,不得以实验班、特色班等名义招收择校生及另行收费。

  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初中体育、艺术特色班的审批和管理,经批准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的学校,只能对学生进行体育、艺术特长测试,不能进行其他内容和形式的选拔性测试。

  民办学校招生要严格按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和招生计划进行,不得录取无档案材料的学生,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测试和面试以选拔学生。今年本市小学新生招生时间为5月11日、12日,民办学校在招生时间上可以同步或稍后,但不得提前。

今年本市中小学校招生备忘录

  初中毕业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开卷考试)、物理、化学。其中,物理、化学或《理科》的实验技能测试时间于6月上旬双休日举行,实验技能测试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录取重点中学、重点中专和重点职校。

  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开卷)、物理、化学(其中理化合卷)。

  继续试办中等职业技术类学校“3+3”模式班。

招生统一时间:

  小学新生招生时间为5月11日-12日;初中毕业考试时间为6月1日-3日;高中阶段升学文化考试时间为7月3日-5日。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我国高校今秋将首次招收金融工程本科生
· 广州将投20多亿建24所示范高中
· 河北实行县域高中段教育一体化
· 天津高中悄悄招收外地生源
· “示范牌”逼出高中办学新气象
· 2001亮点:高中教育,规模质量齐头并进
· 芬兰高中:上百门课任选
· 今秋实施新课程 北京高中不再分文理
· 你了解当代高中生吗?
· 四川提出11条建议 用开放的思维办高中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