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新课改挑战“好课”标准
2002-12-03    记者 储召生

字体大小: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前正在北京市海淀区全面试点。在日前召开的全区课程改革研讨会上,在探讨什么是一堂好课时,有关专家向与会的中小学骨干教师提出了一些课改中需要引申的问题......

  “好课”不必面面俱到

  熟悉中小学教学的人都清楚,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公开课、示范课,教师们除了要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外,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处理好教学各个环节,既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又要有高潮迭起的中场,还要有画龙点睛的结尾,少了哪一个环节都不行。许多学校领导和教师在评价一堂课的好坏时,看的往往也是这节课各个环节是否具备,“起承转合”是否连贯。因此,许多教师在上示范课时,往往会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精雕细琢。但有时也会出现意外。北京市教科院院长文喆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听课时,一位青年女教师课上得很精彩,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也很得体,但下课铃响了之后,这位教师才意识到这节课还没有结尾呢,于是便开始“小结”起来。偏偏这时候教室里的喇叭响了起来,教师的嗓子终究赛不过喇叭,教室里开始一片混乱,但这位教师还是坚持完成了“小结”。文喆很不明白,像这样的“小结”有什么意义呢,难道一节好课就必须要有一个“小结”吗?

  调动积极性不是目的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上好一节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上学到了什么知识,受到了什么启发,而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形式上的需要。文喆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生学习“5”时,利用了自制教具、计算机等多种教学手段,告诉学生“5”既可以是量数又可以是序数,“5”可以分为“1和4”、“4和1”、“2和3”、“3和2”等等。那节课自始至终课堂气氛都很活跃,教师发挥得也很不错。最后,教师开始布置作业:“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41页”。事后文喆问这位教师,学生们都已经知道了“41”,你还在“5”这里花这么多的精力有什么必要呢?文喆认为,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切实针对学生的实际,要因材施教。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学校已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惟一渠道,如果我们传授给学生的是他们早已掌握的,或者是与现代社会不同步的知识,难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由此引起的另一个问题是,学生上课时兴趣并不在学习新知识上(因为他们早就掌握了),而在于教师奖励的“小红花”上,势必造成课堂教学功能的异化。

  “好课”的标准是创新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能仅仅看作是采用了一套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也不能认为仅仅是教师改变教法的问题。”海淀区教委主任孙鹏认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是一个十分艰苦的过程,这既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基础教育得到更快发展的一次机遇。

  孙鹏说,教师培训是整个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但就教师转变观念来说,取决于教师本人的努力,同时也与学校的大环境特别是学校领导的态度有关。像上面提到的一些问题,很多是学校领导对一堂好课的标准认识上出了问题。如果学校允许课堂“不完整”,教师们自主创造的空间就会更大,拖堂等现象也会大大减少。另外,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某一方面有所创新,就应该算是一节好课,而不应该是面面俱到。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将启用新的课程标准
· 专家开评新课程培训教材
· 高中新大纲新在何处
· 教育部修订普通高中试验课程方案
· 海口农村中学标准化建设启动
· 我国中小学英语课程将有新标准
· 专家审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 全国3500万名小学、初中生已经实施新课程
· 新课改:实施最重要
· 武汉:作文故事引发教育观念大讨论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