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要政府一分钱,没贷银行一分款,却要建一座价值逾两千万元的学校。难吗?真是够难的!河北省柏乡县柏乡中学却做到了。
柏乡是个农业小县,只有18万人口,经济不发达。在这种情况下办教育,一个字:难!柏乡中学成立于1951年,是全县唯一一所高中,1987年成为省重点。但由于建在县城商业街,受环境所限,体育课上不了,实验课开不全。两座简陋的两层单面楼,一个只有两个篮球场大小的操场,透风漏雨的平房宿舍,全校师生就挤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学校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想搬迁扩建,可议来议去,还是没钱,只好撂下了。
但学校要发展,搬迁势在必行!1998年4月,薛建士当上了校长。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全校教职员工中开展大讨论:要不要搬迁建校。最后职代会一锤定音:搬!
论证决策,申请立项,校址选择,资金筹措,征租土地,校园规划,图纸设计,建筑招标,质量监督,千头万绪的搬迁工程终于开始了!
校长薛建士是建校领导小组成员,分工跑贷款,千辛万苦申请到1500万元贷款,但由于县里找不到担保人,愣是一分钱也贷不出来!贷不到钱也得建,靠节省、集资、借款、缓交各种费用,首先解决了主体教学楼的大部分建筑资金。他又和学校党支部书记赵树森一起跑征地,从省会石家庄、邢台市、柏乡县一直跑到新校占地涉及的3个村、70多户人家,两人一户户谈,耐心细致地做工作。针对建校中层出不穷的矛盾,繁杂艰难的协调交涉,县委书记菅新越明确提出:柏中建校县财政没钱可给,但能减免税费的都减免,能办的事都给办!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他亲自到柏中办公,在工地上开现场会,协调有关单位,解决了不少问题。
2001年上半年,教学楼、学生公寓、教工宿舍3个工程同时开工,要赶在9月1日以前竣工,工期很紧。薛建士一人盯3个工程。工程紧张时,他吃住在工地,头发一下子花白了。
尽管县里大力支持,有关委局一路绿灯,但是资金问题仍然是柏中建校最大的拦路虎。当时,后勤社会化已经在全国高校开展,但中小学尚未发文,柏中就遵照只要有利于学校发展就可以干的精神,采取谁投入、谁经营,或是经营20年后归学校,或是若干年后再还投资者钱的办法,吸纳社会资金700多万元,盖起了两栋学生公寓和伙房。其余的如体育器材、办公用品、锅炉等,都采取厂家先垫付、学校后付款的办法,一一置办起来了。
个中艰辛,令薛校长一言难尽!至今学校仍拖欠建筑队垫付的数百万元工程款。学校的开支抠得极紧,除了校长薛建士的一支笔,一分钱也不能随便动。每年的职代会,校长都要汇报收入、支出情况,再由职代会造出下一年的预算。用薛建士的话来说,用学杂费建校,在河北省恐怕没有第二家了。说来令人难以置信,为了还清欠款,也为了尚未修建的实验楼、餐厅,只能学校一再压缩办公经费,教师们的课时费、早晚辅导、值班……都没有补贴;除了校长薛建士和后勤副校长外,所有的校级领导都兼课……为了事业,为了孩子们,吃苦受累,柏中人都认了!
2001年9月,柏乡中学整体搬迁一期工程按时竣工了!师生们欢天喜地搬进了新校园。学校占地从33.5亩扩大为150亩,柏乡中学的学生占全县高中阶段在校生的70%。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作田称赞,新校园的竣工是一件德济于今、功垂于后的大事;省长钮茂生来柏中调研时,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成绩。截至2002年年底,柏乡中学连续5年获得邢台市教委授予的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称号,薛建士校长也被评为2002年邢台市廉政公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