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27日,由北京教育考试院主办、北京市教委高教处协办的“2002年民办高校招生现场咨询会”,在北京市著名的地坛公园召开。
从北京市民办教育网前几天发布的紧急通知来看,原来打算开几天的咨询会,现在则缩短为了27日一天。
当天,记者专程赶赴地坛公园采访了部分与会的家长、学生和院校负责人。
各个参展的院校都非常重视这次咨询会。在路上,就有一些分发各校宣传资料的人员向来来往往的人群发放民办高校的宣传资料和招生简章。还没等记者走进地坛公园,手里已经被塞满了各种印刷精美的纸张。
据会场的负责人介绍,这次咨询会一共来了100多所民办高校。值得注意的是,几所外地的民办高校也参加了这次咨询会。在会场里,到处可以见到横幅、宣传板和向人热情介绍的宣传人员,从中隐隐地能闻出硝烟的味道。
记者在某院校的一份简章中看到,各个专业一学期的学费,最低是2500元,最高是3000元,专科、本科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学制长短不同,课程不同。这还不是最昂贵的价格。
而该简章标明的众多自学考试的取证院校,有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等。而某些专业的取证院校,英国剑桥大学的名字赫然在列。
像这种与国外的一些教育机构合作颁发毕业证的做法,在今年参加咨询会的各个民办高校中是一个普遍而又非常抢眼的做法。其中,“剑桥”的名字就很惹人注目。
记者注意到,不少院校都开办了所谓“2+2”的课程设置,即在国内学习两年,然后到国外的合作院校去学习两年,毕业后可以颁发国外的毕业证书,甚至一些院校推出了从高二就出国留学的服务。看来,这是很多民办高校的“杀手锏”,在自己的资料中和向人们介绍时,宣传人员都一再地强调这一点。一些院校还请来了“老外”助威,在场地里,时常能看到他们一边嘴里念叨着“洋话”,一边向人群发放着资料,而绝大多数家长和不少考生并不怎么能听懂。
据记者了解,很多民办高校现在都非常重视和国外院校的合作,而一些国外的院校也乐得分享中国的教育市场。一位外地高校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时,一再强调,他们学校的魅力就在于可以让学生在外地“留学”,即不仅在中国念书,还可以去国外拿文凭。而这些学校的学费,自然会比一般的学校高出很多,有的甚至高达十几万。
显然,民办高校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因为专业设置比较重复,都是一些热门专业,比如金融、法律、计算机、艺术设计和外语,等等,这些学校为了争夺生源,真可以说是奇招迭出。
但凡此种种,并没有使考生与家长对这些院校趋之若鹜。他们都非常谨慎,往往在关键问题上向院校的宣传人员问个不停。在一所著名的民办高校的报名处那里,记者看到,过了很久也没有几个人前去报名。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今天主要是为了宣传自己,至于报名学生的数量并不是主要目的。
据记者采访的几位家长介绍,因为今年北京的高考首次采用“3+X”的形式,考生的高考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部分考生的成绩不够理想,所以今天的民办高校招生咨询会也引起了不少考生和家长的关注。
因为民办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普遍不是很高,众多考生和家长担心的,主要还是专业是否有实用性、文凭能否得到国家承认和学费是否昂贵等问题。
一位由父亲陪同来的考生明确地告诉记者自己的成绩并不是很好。据他介绍,这次来,主要是想寻找一些机会,他自己在报考志愿时显然把自己估计过高了,“但总还不至于没有学上吧”。
他认为民办高校所设置的专业比较集中,诸如经济、法律,等等,没有他特别感兴趣的。“这些所谓热门专业,将来的就业形势未必就好,而我可能更希望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一些专业。”
事实上,他对一些院校开办的“留学”服务也有兴趣,但总觉得拿不准,再加上学费不低,所以比较犹豫。“还是要等能不能考上正规大学再说吧。”
而当记者问其他考生时,大部分考生并不愿意暴露自己的身份。
记者还遇到了一位小学教师,她的父母也都一起来到了会场。据介绍,因为现在的教师认证制度非常严格,如果不拿更高的学历,那么她极有可能在几年内被淘汰。她的母亲向记者介绍:“当初她念师范的时候,没有继续深造的机会。那时孩子又多,所以就当老师了。但现在,没有那么多学生了,就规定在2005年以前必须获得本科的学历。怎么办?只能继续念了。”为此,民办教育显然是一种选择,而她本人也有通过远程教育来获得本科文凭的想法。这次来咨询,就是为了“趟趟路”。
当记者问她对民办高校的课程设置有什么意见时,她认为,民办高校的课程“功利性特别强,而像我这样只需要一张文凭,同时也想继续做教师的人来讲,往往无所适从”。她希望国家能够开办一些让教师提升自己的学历水平的正规教育院校,有针对性地真正提高教师的水平。在她看来,“现在的教师培训并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
在一个僻静的地方,记者碰到了一位来自山东的小伙子。他几年前已经通过自考取得了计算机专业的大专文凭(取证院校是北京大学),在北京的一家计算机公司打工。在他的背包里塞满了各种宣传资料。而在他拿着的一张招生简章上,有关工商管理专业的地方画满了点线。
据介绍,他是通过报纸获知这次招生咨询会的,专程来看看。他的母亲也跟随他到了这里。他想继续获得一个本科文凭,但却不希望继续念计算机专业。
他向记者介绍,以前的工作经验告诉他,诸如电子商务之类的专业并不吃香,“不如学习一些实用的课程,比如我现在最想学习一些经济方面或工商管理方面的课程”。他也曾有想学习法律的愿望,但现在学习起来可能比较困难。
当记者问道:“现在的各个学校的专业设置都非常实用,那么你如何去选择呢?”他介绍,对招生简章上的取证院校或考试院校并不看重,他反而对课程设置非常感兴趣,再好的专业或者院校,都没有什么吸引力,倒是课程的实用性对他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他向记者坦言,计算机、外语和经济类的专业都很多,但也都非常难考。
他认为,“这种民办高校的招生咨询会应该多开,因为中国的民办高校已经非常多了”。而让他非常失望的是,在北京举行的这次咨询会,外地高校的数量太少,而众多北京的民办高校往往只招收北京的学生,像他这样的外地人确实感到非常不方便。
有意思的是,高考复习班也出现在了咨询会的现场中。北京翔实培训学校的高三复读班和北京广播学院附中的高三复读班的展位相距不远,虽然同在展区的一个角落里,但前来咨询的考生和家长却并不少。
位于通州区的翔实培训学校以师资为特色,学费要到了8800元;而北京广播学院附中的招生简章中提到,参加这个复读班,考取广播学院更“具备优势”,学杂费则是14600元。
记者以考生的身份前去问翔实培训学校的一位负责人:“高考已经改成‘3+X’了,这些老教师是否能够有把握提高我的分数呢?”
该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当地教育部门的一位科长,两人都向记者解释,不管是“3”还是“X”,基本的知识还是那些,而他们保证能够聘请名师进行教学。“不管怎么样,经过名师指点后,成绩怎么也能提高百八十分。”
当记者问及昂贵的学费时,该负责人解释,“你随便去一所学校复读,未必能找到这么多的名师。而且我们实行的是封闭式管理,保证你不会因为什么事情分心,一心一意地为高考准备。在别的学校未必能有这样的条件”。
另一位工作人员也对记者说:“再苦熬一年,努力提高一下成绩。不管怎么样,还是考正规的学校让人放心。”
而当记者向北广附中的复读班招生人员咨询时,他一开始介绍了该复读班的特殊背景:可以为报考北京广播学院做准备。而两位家长又返回来询问,认为“专业不对口”时,他又解释:“你完全可以上北大嘛!我们的文化课一点儿也不比其他的学校差,只要努力,照样可以考清华、北大!”
而在其招生简章上,可以明显地看出,复读班的一部分课程确实是针对北京广播学院的某些专业设置的。
在咨询会上,各民办高校可以说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但考生可能还是愿意“堂堂正正地考上正规的大学”(考生语)。民办高校无论办得如何,在他们看来,可能还只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虽然这次民办高校招生咨询会的现场还是非常热闹的,但看起来,人们对民办高校的态度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很多人还是把民办高校看成是低分学生的归宿,而很多考生也认为,“民办高校不是我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