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李金海退休了。他默默地离开了北京,去哪儿了?谁也不知道。几天前,记者从一位同行那儿偶然得到李金海的消息——他现在在山东美澳国际学校当执行校长,并在这所民办学校里又创建了一个与“宏志班”类似的高中“希望之星班”。李金海为什么要远离北京去山东?为什么要在民办学校办高中“希望之星班”?带着欣喜与不解,记者于2002年12月28日专程赶往临沂市山东美澳国际学校,进行了采访。
在美澳国际学校教学大楼二层的校长办公室,记者见到了李金海。从他的精神面貌,到处理问题的干练,很难让人把他与“退休”二字联系起来。处理完手头上的急事,李金海与记者交谈了起来。
李金海心中有个“梦”
记者:许多人都很关心你退休后的生活。听说你退休时北京有许多地方要聘你,为什么你都放弃了,却选择了这里?
李金海:在教育界我工作了38年,仍感到自己的一些想法还没有完全得以实现。我希望在退休后,在自己身体状况还允许的情况下,能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去实现自己的另一个“梦”。而民办学校的机制为我提供了圆梦的前提。投资创建这所学校的校长(董事长)刘强几次邀请,并答应我提出的所有条件,他的真诚感动了我;加之,自己也想脱离北京的应酬;再有,我在广渠门中学创建“宏志班”后,收到了全国许多贫困家庭学生的来信,其中山东籍学生的信件较多,一位临沂市学生的来信曾给我留下过很深的印象。正是这诸多的因素促使我远离北京,来到美澳学校,开始了我人生的第二次创业。其实,在这里挣的工资与在北京挣的一样多,但我愿意。对我这个年龄的人来说,金钱、荣誉都无所谓了。我要的就是一个做事业的平台。“美澳”给了我这样的机会。
记者:你是怎么想到在民办学校办“宏志班”即“希望之星班”的?
李金海:“美澳”是一所民办学校,办“希望之星班”意味着学校每年要多拿出50万元的资金无偿地用于社会的公益事业,以此类推,第三年将拿出150万元,因为有3个班。学校建校刚刚3年,还有许多基建项目正在进行中,资金的紧张程度可想而知。你问我为什么要办“希望之星班”,我认为,创办“宏志班”或“希望之星班”,为那些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之后由于家庭贫困而无力继续深造的品学兼优学生,提供一个平等竞争的升学机会,实际上也是我国中等教育贯彻公平教育原则的一种尝试。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在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下,创办专门招收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免费就读高中的“宏志班”或“希望之星班”,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弘扬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对化解矛盾、稳定社会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都要有一种向上的精神,学校教育是育人的教育,不能只喊口号,要让学生能从身边的事情中,真切感受到学习的榜样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民办学校的德育工作尤为重要。不要小看了“希望之星班”,它也是一种教育资源。
当记者请李金海谈一谈“希望之星班”给学校带来的变化时,他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笑容可掬地说,你可以到校园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老师和学生的反映。
“希望之星班”带来希望
这所占地600亩,投资1.5亿元,拥有2400余名学生的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民办学校,环境优美,校园整洁,身穿校服的学生礼貌地向遇到的每一位老师行礼打招呼。记者来到“希望之星班”,看见36名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学生,正聚精会神地听刘强校长上英语课,据说,这是“希望之星班”特殊的“待遇”。在走廊里,记者遇到了“希望之星班”的班主任王涛,便兴致勃勃地与他攀谈了起来。
记者:你与“希望之星班”的学生在沟通上存在困难吗?
王涛:开始有一点,现在不存在了。只要你对他们真诚,他们就会信任你。
记者:“希望之星班”的创建给学校带来了什么变化?
王涛:“希望之星班”学生的家庭都是相对贫困的。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大多有着一些明显的优点,如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刻苦学习、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孝敬父母、礼貌待人、回报人民等品格。这些优良的品格在学校大张旗鼓的宣传与引导下,正在使校园发生着悄悄的变化:敬佩“希望之星班”学生的人多了,助人为乐的人多了,勤奋学习的人多了,讲礼貌的人多了,浪费的少了,比吃、比穿的少了,主动与“希望之星班”学生通信、交朋友的人多了,邀请“希望之星班”学生到家里住的也大有人在。学校每天早上要求学生6点20分早锻炼,“希望之星班”有许多学生6点钟就起床读英语,其他班的不少学生也与他们一起起床读书学英语。“希望之星班”的创建改变了学风、校风,学校的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与王涛道别后已是中午时分,在可容纳千人的食堂里,记者看到学生正在有序地排队端饭、洗碗。离开食堂,记者随意走进了几间学生宿舍,又不由为那些叠得有棱有角的被子、码放整齐的洗漱用具和干净整齐的柜橱而赞叹。
留下的思考
午饭后,记者邀请几位“希望之星班”的学生,到会客室进行了座谈。在座谈中,记者深深感到,这些学生非常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非常感谢学校为他们所做的一切,他们都表示要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报答学校。在这个集体里,大家惟恐自己“掉队”有损班级荣誉,所以心理上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甚至有的学生因此而睡不着觉。
一位学生告诉记者,他喜欢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家庭贫困的学生,几年来一直得到一位无名人士的资助,这位受助学生在他完成学业后才见到了资助他的好心人,当学生问起好心人为什么这么晚才同意相见时,好心人说了一句话:“不要总是带着感激去生活。”
还有一位学生一脸认真地说:如果我们学不好,怕对不起关心我们的人。我们虽然贫穷也有自尊。
采访结束了,在返京途中,记者总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像刘强这样的企业家在兴办民办教育的同时,不忘社会公益事业,创办“希望之星班”,政府对这样的举措是否应给予一些支持和表彰,以鼓励更多的民办教育学校开办“希望之星班”或“宏志班”?美澳“希望之星班”的36名孩子是幸运的,当我们在为他们庆幸的同时,是否想过该用怎样的心态去看待“希望之星班”或“宏志班”?政府、社会、学校给予它的光环是否太多?对它的期望值是否太高?“希望之星班”的学生是不是同龄人中的另类?
记得在离开美澳国际学校时,记者与李金海有过这样的一段对话:
记者:我们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资助,是不是会无形地给孩子的成长过程,带来或多或少的附加条件呢?
李金海: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凭我们现在的经济实力,尚不能全部满足所有贫困家庭的子女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继续升学的需要。在希望孩子生存和发展与不受到自尊心伤害上,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当然,我们一直都在不懈地做一些缓解受助孩子心理压力的工作。
新闻背景
■李金海,北京广渠门中学原校长兼党委书记。1995年9月1日创建全国第一个专门招收生活贫困、品学兼优学生免费就读高中的“宏志班”。几年来,宏志班得到了全社会的关爱,社会捐助款达千万余元,一批批清贫学子源源不断地走进宏志班,继而走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全国著名高等学府,有的还坐进了英国、德国学校的课堂。宏志班的创建,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赞扬与好评,李金海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优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并被推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2002年3月11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指出:从2002年开始加大“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工作力度,由西部12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扩大到河北、山西、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等省。在上述资助范围的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选择若干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开办“宏志班”,所需经费由中央文明办按年度做出预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