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专题 > 清华百年校庆 > 文史哲大师
钱钟书:嗜书如命的清华学子
2011-04-14    清华大学新闻网

字体大小:

  刘茜

  1998年12月19日,“世界上惟一的钱钟书走了”。这句话,是一个热爱他的读者在报纸上撰文的标题,也代表了所有对钱钟书有一点点或更多了解的人们的共同心声。

  钟书,顾名思义,钟情于书。据说他起先不叫这个名字,出生那天,有人送来一部《常州先哲丛书》,伯父就取“仰慕先哲”之义替他命名仰先,字哲良。后来周岁抓周,抓了一本书,父亲为他正式取名“钟书”。果然,他这一生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当年 “横扫清华图书馆”、初出茅庐的翩翩才子,到后来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学者,钱钟书一生钟情于书,嗜书如命。

  立志 “横扫清华图书馆”

  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十三岁进入美国圣公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学习,接受西式的教育。真可谓是从小就受到了中西文化的熏陶,也为他后来形成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治学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29年,19岁的钱钟书考入清华外文系,立即名震校园,不仅因为他数学只考了15分,更主要的是他的国文、英文水平使不少同学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的中文造诣深,精于哲学及心理学,一进校就立下志愿“横扫清华图书馆”,终日博览中西新旧书籍。

  文化昆仑

  钱钟书被看作了中国文化的奇迹与象征。他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60年来,他致力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淡泊名利,甘愿寂寞,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饮誉海内外,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几代学人,被誉为“文化昆仑”。

  凡是钱钟书的朋友、同事或学生,或者哪怕是仅仅与钱钟书交谈过一次的人,都会对他学问的广博、思维的深刻、反应的敏捷、悟性之高、记忆力之强,叹为观止。诚然,他有超人的天资禀赋,不过,更令人惊叹的还是他的勤奋和治学的严谨。

  勤奋求学,严谨治学

  据50年代在文学研究所工作的一些同志回忆,当时钱钟书已经是名震遐迩的大学者了,每次他们进入线装书库,都会撞见他。他拿着铅笔和笔记本,不断地翻检书籍,不断地抄录、作笔记,常常忘记时间。有时,他会在那里向青年人介绍各类古籍,告诉他们这些书的插架所在,历历如数家珍。文学研究所图书馆馆藏线装书十分丰富,许多线装书的借阅卡上只有钱钟书一个人的名字。图书室当年收藏了许多好书,特别是珍贵的外文书,其中不少就是他帮助订购或搜寻来的。据说他精读的每一部书都反复批点,有的连天地两头和页边都写满了,再也找不到一点空地方。他的夫人杨绛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说,钱钟书撰著《管锥编》时,她为他整理、检点笔记本,整整费了两天工夫,装了几大麻袋。

  他对学术事业的态度,用严肃认真、兢兢业业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是远远不够的,他的顶真严谨几乎到了苛刻严酷的程度。他的书几乎没有一部在重印或再版时不作大大小小的修改。他的《谈艺录》初版于1948年,到1984年再版,所作的补订,篇幅几与原作相等。补订本不但增加了对中国古代文论的辨析和阐发,还大量吸收了西方新学科、新理论的成果,使这部30多年前的书依旧能够傲然屹立在当今时代的学术前沿。再如《管锥编》,虽然1979年才出版,但很快就有了新的补订,而第五卷就是“补订”的结集。

  钱钟书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解放后,钱先生出版有《宋诗选注》、《管锥编》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还参与了《毛泽东选集》的外文翻译工作,并主持过《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风华绝代钱钟书:数学15分被清华校长破格录取
· 和钱钟书同学的日子
· 钱钟书、杨绛“好读书”奖学金设立前后
· 钱钟书轶事新知
· 钱钟书与读书笔记
· 清华园中的钱钟书
· 钱钟书:把读书做到极致
· 今天,我们怎么纪念钱钟书?
· 人物-作家-钱钟书(1)
· 人物-作家-钱钟书(2)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