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12月27日第七版)
严宽
庚辰年岁尾冬日,笔者到海淀西大街一家餐馆吃饭,见一餐桌旁有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一边吃面,一边儿看“易经”,读经忘食的意态,令我顿生敬仰之心。于是便坐在老者的对面与其套磁儿,得知老者姓孙名克定,江苏无锡人,鹤龄91岁。这使我想到了钱钟书,再道:江苏无锡出了个“文化昆仑”钱钟书!老者道:我和钱钟书不仅同乡,还是小学的同班同学,后来又成了朋友。我素来景仰钱钟书,得此良机,岂能放过,我便以酒为老者助兴,好听他一侃钱钟书。
钱钟书儿时也平常
有人撰文说,钱钟书自小就是个王勃式的神童。我和钱先生是无锡县立的高等小学———东林小学的同班同学,四载同窗,发小长大,当时没看出他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钱先生的体育不行、文艺也不行、数学更不行;只是文学比别人好。他的数学所以不行,不是脑子笨,而是不感兴趣。不感兴趣就不学,以致到了他考清华大学时数学便成了问题,幸亏那时是因材施教,倘校方死抠考分,那么,这位“文化昆仑”就有被淹没的可能。
君子之交淡如水
在无锡东林小学毕业后,我到南京求学,他到苏州发展,以后他考入清华,我进了上海交大。二人天各一方,一直没有往来。时至1949年上海解放,我是上海“合众图书馆”军管会的负责人,钱先生正在该图书馆工作。我俩分别20多年,出于同窗之谊,他请我到他家作客,吃的是点心,喝的是清茶。当时给我的印象是:他不愿趋时,也不求闻达,一派学者之风,没有一点儿请我“多加关照”之意。我想,他请我吃点心,喝清茶,也是为了表示君子之交淡如水吧!
补谈古代一儒将
“文革”以前,我们几位朋友到东风市场一家餐馆吃饭,记得当时聊天话题是关于古代儒将打仗的事情。朋友说:自古兵家少儒将。我认为,自古儒将不乏人,并举出南宋的虞允文,明代的王阳明等,由于双方恣意忘形、高谈阔论,引起了正在隔壁房间请客的钱钟书、杨绛夫妇的注意。钱先生听出我的声音,主动过来找我,寒暄过后也参加论战。他说,孙兄所言古代儒将,少了一位,他就是为《左传》注释的三国时期魏国大将杜预,是他带兵打败了吴国。钱钟书的补充发言,言简意赅、博采风雅,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