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专题 > 清华百年校庆 > 与清华有关的口号
培养又红又专的优秀人才—清华教育思想集萃之一
2011-04-18    清华大学新闻网

字体大小:

  新华社记者江涛 冯瑛冰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又一批品学兼优的清华毕业生即将走出校门奔赴工作岗位。几十年来,清华大学坚持培养又红又专人才的光荣传统,其主要倡导者就是清华的老校长蒋南翔。他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从青年时代起,蒋南翔就积极投身于反帝爱国运动和民族解放斗争,长期从事青年工作,成为我国青年运动的著名领导者。新中国成立后,他于1952年底出任清华大学校长,在职长达14年,以后又长期主持教育部工作,为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培育了大批又红又专的人才。

  蒋南翔倡导的又红又专是政治与业务的相互融合与渗透,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用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业务实践。同时,科学的、符合规律的业务实践又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形象地把研究生比喻为攀登科学高峰的“登山队”,要求他们必须又红又专。他提出对学业优秀的学生要因材施教,要有明确的政治方向,但要有更多的时间放在努力学习上。他还鼓励有文艺、体育特长的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也做到又红又专。为了帮助教师提高觉悟,改造世界观,他亲自给教师上哲学课,组织教师学习《实践论》、《矛盾论》。直到临终前,他还在关心着如何培养学生又红又专。

  在蒋南翔的倡导和带动下,校党委其他同志也走上讲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针对清华的实际情况,蒋南翔提出“两个肩膀挑担子” ,要求干部和教师同时担负起政治和业务两方面的责任,并抽调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担任政治辅导员,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在工作中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较强工作能力的人才。一个肩膀挑业务,一个肩膀挑政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双肩挑”。蒋南翔认为,年轻时做些思想政治工作,学些马列主义理论,将对终生有益。

  清华大学长期坚持培养又红又专人才的经验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肯定。1980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军委常委扩大会议上说:“今天上午我看了清华大学一个报告。清华大学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学生从到学校第一天起,就要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工作。……清华大学的经验,应当引起全国注意。又红又专,那个红是绝对不能丢的。”在此之前,邓小平就曾指出:“清华过去从高年级学生和青年教师中选出人兼职做政治工作,经过若干年的培养形成了一支又红又专的政治工作队伍,这个经验好。”

  从50年代至今,清华大学建立并一直坚持实行政治辅导员制度。实践证明,这个制度是学校培养又红又专师资和干部队伍的有效途径,对人才的培养具有深远影响。它是中国教育史上一次成功的尝试,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一项创造。自60年代以来,清华历届校系领导中多数是在学生时期担任过政治辅导员的。清华毕业生中成长为国家和省部级领导的,也有不少人担任过政治辅导员。

  几十年来,一些在工厂、学校、设计院等单位工作的清华校友,被选拔担任地方和国家各部门的领导,他们懂技术、肯钻研、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工作扎实、善于团结同志,受到群众的好评,这是和蒋南翔同志倡导的学生要又红又专、要参加社会工作、培养为人民服务精神分不开的。

  近年来,坚持又红又专的光荣传统在新清华人身上得到继承和发扬。每年都有一批学有所成的清华学子走出清华园,满怀豪情地奔向国家重点工程、国防、军工、高新技术产业等工作岗位,投身国家建设。“我的事业在中国” ,成为清华学子激励报国之志的响亮口号。汽车系学生还自发地在互联网上创办了“红色网站”,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自我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师生们的欢迎。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被遗忘的清华:新中国教育的规划者
· 蒋南翔:又红又专 学以致用
· 蒋南翔:又红又专开辟特色育才路
· 教育纪事:又红又专开辟特色育才路
· 刘延东出席纪念蒋南翔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 蒋南翔:开创新清华
· 蒋南翔:以身践行 引领清华
· 蒋南翔:政治挂帅的校长
· 蒋南翔: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 蒋南翔简介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