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的蒋南翔塑像
在清华大学校史展览馆宽敞的展览大厅内,有一尊金色铸铜的半身像,塑像那宽阔的前额凸显着睿智,透过眼镜的和蔼目光,流露着慈祥,结实的肩膀充满着力量。一群群学生在塑像的前面肃穆、追思、怀念,充满敬仰之情。这尊塑像就是新中国时期出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长达十三年半之久的蒋南翔同志。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蒋南翔1913年出生于宜兴高塍。早在1935年他作为当时清华地下党的支部书记、杰出的学生运动领袖,成功地组织和领导了“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蒋南翔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他外表朴素、寡言,甚至还略显腼腆,但内心却充满着对中华民族的忧虑和关切。他心系华北的危亡,痛恨日军的凶残。他在校期间参加了进步读书团体“三三读书会”,又参加秘密的社联小组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还被选为当时校刊《清华周刊》的总编辑,积极推动清华学生宣传和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在“一二·九”运动前夕,蒋南翔在清华学堂一楼地下室内,写出了著名的《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他大声疾呼“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起来吧,水深火热的关东同胞和登俎就割的华北大众,我们已是被遗弃了的无依无靠的难民,只有抗争是我们死里逃生的唯一出路”。宣言发表后,成为“一二·九”北京爱国学生运动的战斗口号。轰轰烈烈的“一二·九”运动是继“五四”运动之后又一个重大的学生爱国运动,“是动员全民族抗战的运动,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一二·九”运动后,爱国学生运动遭到日本帝国主义和卖国政府的疯狂镇压,蒋南翔也成为反动当局抓捕的黑名单中的的一号人物。在反动军警进入学校抓人时,蒋南翔躲在二院食堂里,利用他平时到工友们中去开展革命活动和他们熟悉的关系,换上工友老刘的衣服,脸上又是汗水又是煤灰。军警搜查到二院,他装着若无其事,还给他们倒水喝,在军警的眼皮底下安全脱险了。
“清华要多培养一些像林宗棠这样的学生”
1952年11月,蒋南翔受中央人民政府委派,出任大学校长。上任前,他带领团中央和清华团委的一些干部到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工业基地东北鞍山、沈阳、哈尔滨、大连等地调查研究,了解国家对学校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沈阳市区的一块很大的标语牌上,有在沈阳机床工作的清华校友林宗棠的照片,并写着向劳动模范林宗棠学习的口号。蒋南翔对随行的同志讲:“清华要多培养一些像林宗棠这样的学生,业务能力好,组织能力强,政治上表现好。”在清华的学生培养工作中,蒋南翔一直坚持着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向。读到“专”,他要学生学习上严格要求,刻苦钻研业务,打好基础,培养独立工作能力,清华也要培养像“爱因斯坦”、“林家翘”那样的科学家。谈到“红”,他要学生做到“两个拥护,一个服从”,即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和服从分配。要培养一大批又红又专的干部,使他们成为一个肩膀挑政治工作担子,一个肩膀挑业务工作担子的“双肩挑”干部,将来在清华毕业生中也要出一批部长、省委书记、副总理等党政干部。在蒋南翔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的十三年当中,学校为国家培养了2万多又红又专的优秀毕业生,大部分成为工厂、企业、设计院、研究所的技术中坚和领导骨干,在社会主义建设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清华大学“红色工程师的摇篮”的美誉在全国广泛传颂。在我国核工业领域、水利战线及其他重要工业部门…….一批批总工程师、总设计师、总经理等都是清华大学的毕业生。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的两院院士中,蒋南翔任校长时期的清华毕业生就超过130人。还有不少人从平凡的工作岗位,经过基层工作的层层锻炼,逐步走上了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岗位。在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中,胡锦涛、吴邦国、黄菊、吴官正、曾培炎等都是这个时期清华的毕业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