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的蒋南翔塑像
如果说清华大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崛起是与梅贻琦分不开的,那么它在五六十年代的发展则与蒋南翔紧紧连在一起。
1952年上任的蒋南翔是新中国成立后清华大学的第一任校长,这位曾在1932年就读于国立清华大学中文系的青年运动领袖,自此掌舵清华14年,仅次于梅贻琦,成为该校校史上又一位重量级人物。
他上任时,恰值1952年院系调整基本结束,文、理、法学院几乎全被调整出去,清华的定位从一所综合性大学变为一所多科工业大学。这在蒋南翔看来,是清华的一次“伤筋动骨的腹泻”。而他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来着手擘画新清华道路的。
他将清华的教育体系从原本注重“通才教育”的欧美路线改造成了更偏重于实际运用的“苏联模式”,培育了大批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满足了新中国成立伊始对专业人才的极度渴求。
担任清华校长的14年间,蒋南翔从理论到实践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办学指导方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体系。
他要求师生“又红又专”、“政治、业务双肩挑”。他在学校里建立了三支代表队,即政治辅导员、科学登山队以及文艺体育代表队,培养学生学有所长。但不论哪支代表队,他都要求要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能够全面发展。“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是他在清华提出的另一个著名的口号。
蒋南翔历来重视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并且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能力。1958年,在蒋南翔的热情支持下,水利系学生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承担起密云水库的设计任务。时至今日,北京的市民们仍然在享受着密云水库的福祉。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从那时起成为清华传统。
蒋南翔筹划创办核能与核技术、电子计算机、工程力学等高新技术专业,推动原子能反应堆、电子感应加速器等研究,不仅为发展中国国防“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在能源、信息等学科领域的迅速崛起做了前瞻性布局。
在他任校长期间,清华共出了147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大批优秀人才后来成长为学术大师和治国栋梁。自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政坛出现的“清华现象”,更是与蒋南翔息息相关。
“文革”期间,蒋南翔被打倒,直到1979年2月,经邓小平提名,调任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才重又回到教育系统。
1988年,蒋南翔因胃癌晚期逝世。而他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一生成就,则已在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铭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