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是什么﹖这显然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言人人殊的问题。漫步于洋溢着青春气息、知识芳香的清华园,走近园中矗立的十二座塑像,也许会发现历史烟云中清华的真谛。
毛泽东、施滉、马约翰、朱自清、闻一多、吴晗、蒋南翔、梅贻琦、陶葆楷、叶企孙、梁思成等人的塑像,似一部部无字的史册。要论及清华栉风沐雨的变迁,深邃的自由、科学、民主精神,这些塑像,比那些卷帙浩繁的校史,或许更能悟出一二吧﹖
曾昭奋先生在《清华园随笔》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刊行中,以炽如火的情感,深似潭的学力,解读了梁思成、黄万里、刘仙洲、叶企孙等清华学人的胸襟,让我们更直观地明了了清华离不开大师的支撑。
关于他们的学术贡献,自有行家判定而考量其丰沛的精神世界,不难发现清华精神已渗入其精神血液。梁思成为保护北京古城,奔走呼号,不惜与有关领导人“翻脸”,痛苦地说:“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像剥掉我的一层皮。”黄万里反对三门峡工程上马而获“右冠”,缚虎抟龙之手而事雕虫,但他痴情不改:“我知道不对,我就要说。我研究黄河,我对国家负责。就像见到一个小孩快淹死了,我就嚷嚷,叫人来救。”清华校友马寅初提倡控制人口而罹祸,但他坚持己见,留下铿锵之语:“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绝不向以压服不以说理的那种批判者投降。”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他们为来者所景仰,主要不在其立于学术山峰之巅,而在于其道德、职责践履,脚跟不随流俗转。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昭示了清华传统弦歌不辍。曾昭奋先生感慨地说:“三位老人都走了。屈辱与负罪,批判与呵斥,罢官与戴帽,都由他们默默承受,默默带走。他们的受难,为清华园增添了荣光。”
显然,要盘点清华风雨兼程的旅途,他们是绕不去的人物。而他们收不回的脚印,既折射了其做人做事做艺的风度,又与如影随形的清华精神相伴。以此可察得大学的功用问题:大学不仅仅是职业培训所,而应是培育人文精神的重镇,产生思想火花、陶冶健全人格、训练独立思考之所,在此打下一生的精神底子。无此,梁思成等就失去了澧泉之源。
曾任清华校长的梅贻琦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但愿有更多有形、无形的大师塑像,装点着美丽幽雅的清华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