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研究
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 高校发展先优化什么
2010-08-11    光明日报

字体大小:

  编者按: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高校大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猛扩张,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完成了量的积累,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然而,这种量的增长是通过简单的外延式发展方式完成的,因而也就必然产生一系列新的矛盾。诚然,高校自身对这些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显然也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处于一种非常规的外部环境的干预密切相关。这种外部环境不在高校决策者和管理者控制范围内,它的存在制约着高校办学自主性、办学资源的获取和办学目标实现。

  从外部环境影响高等教育的形式和作用方式来划分,可分为直接环境因素和间接环境因素两个方面。而在当前,制约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直接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办学体制、投资体制、管理体制、社会舆论等四个方面。

  优化办学体制环境

  目前,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环境总体上是好的,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公立高校缺乏办学自主权,办学效率低下。二是民办高校发展不足,办学层次低,管理不规范,难以形成竞争环境。

  一个良好的办学体制环境会形成一种高效率的激励机制。一方面,有效的激励能促使公立高校与民办高校,地方院校和部属院校,高职高专和本科院校之间展开竞争,从而形成一种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多样并存的局面;另一方面,正确处理举办者和管理者关系,尊循高校办学规律,可以激发高校自身的动力,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教师节前夕指出:“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具体地讲,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取得新突破:第一,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必须大胆改革办学体制,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形成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打破条块分割和封闭状态,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第二,国家要深化公办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高校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

  优化投资体制环境

  在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方面,目前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第一,经费投入不足,束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第二,经费投入不均衡,有失公平;第三,经费管理制度不完善,经费使用效益不高。笔者认为,创建良好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环境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国家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既有个人收益,又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其投资主体应该是国家。我国目前教育人口众多,而高等教育供给不足,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供给严重缺乏,高等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是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减小重点倾斜力度。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投入实行的是重点倾斜政策,政府办学资金大幅度向学术性研究型名校倾斜,名气越大的学校就更能争取到越多的资助和政府项目,出现资源配置的“马太效应”。就总体而言,这种投资模式是以牺牲公平为代价的,最终结果必然是高校发展的两极分化。

  三是重视投资与绩效的关系。国家对名校的资金投入,必须考虑投入产出比。

  四是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高校要转变“等、靠、要”的国家拨款办学观念,从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增强办学实力。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社会捐赠。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高等教育大众化不能以粗糙化为代价
· 高等教育大众化也应坚守精英教育
· 292所独立学院"验收大考"被迫延期至2016年
· 211院校齐聚陕西 探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国际借鉴:创业教育任重道远
· 国际远程教育发展趋势
· 不能用精英教育思想办基础教育
· 新时代精英教育的新内涵 高等教育必须占领高端
· 追求精英教育回归低龄留学 在带动留学移民热
· 财商教育不应该被列为“精英教育”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