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江苏省大丰市:瞄准高位均衡,突显全面优质
2011-04-07    教育部

字体大小:

  “十五”期间,江苏省大丰市以均衡发展理念为指导,立足于办好每一所学校,提高整体办学水平。通过大力度调整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大丰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推荐专题2011高考大纲名师解读
  推荐专题各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题报道

  一、不断加大投入,“建”出均衡

  ——大力实施学校搬迁工程。该市2007年投资6000多万元易地新建大丰市初级中学;2009年投资1000多万元实施第二小学整体搬迁,投资1.6亿元新建新丰中学;2010年投资1.69亿元新建南阳中学,预计2011年8月份竣工投入使用。

  ——着力推进标准化建设工程。“十一五”期间,大丰市提出了高位均衡的目标,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定位在条件标准、师资均衡、评估科学、质量优良四个方面。全市新增教育用地1595亩,新增校舍建筑面积20.2万平方米,改造危房和大修校舍面积25万平方米,共投入资金5.06亿元,投入资金和改造校舍面积均达到“十五”期间的1.5倍以上。

  ——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2007年以来,该市教育局与电信部门合作,投资100多万元升级改造了市教育信息中心,全市66所中小学全部接入光纤,充实电脑4260多台,多媒体860多套。在此基础上,该市进一步加强了中心网站资源库及各学校资源库建设,加强学校门户网站建设,完善全市教育信息共享平台,真正实现全市教育资源共享。

  二、整合教育资源,“调”出均衡

  大丰市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积极整合资源配置,大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2003年,该市率先在全省完成了第一轮学校布局调整,经过努力,实现了每个镇保留中心初中、中心小学的目标,全市100%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镇中心小学、初中就读。从2006年开始,按照“高中建在县城,小学初中建在集镇”的思路,进一步整合全市教育资源,撤并了3所生源较少、规模过小、办学效益低的第二中心初中和2所第二中心小学,基本实现了一个镇办好1~2所中心小学和中心初中的目标,实现了镇域内的教育公平。第三轮的布局调整从2007年开始,重点对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进行调整,先后撤并高中阶段学校2所,实现了普高学生全部在三星级以上高中就读的目标。

  三、突出改革创新,“改”出均衡

  ——全面实施农村小班化教育。从2006年秋学期开始,大丰市所有农村初中和部分农村小学起始年级实施小班化教育,目前,该市农村中小学全面实现小班化。小班化教育的实施,进一步拓展了教师的智能空间,凸显了学生的个性张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研炼,全面提升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

  ——全力提升教师现代化素养。2002年开始,大丰市进行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先后内退教师1400多名。大力实施“名教师”、“名校长”工程,进一步优化了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整体提升了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从2007年开始,该市围绕师德建设、教学能力提升两大主题,开展教师暑期全员培训,有效推进了师德师风建设和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

  ——积极构建教育共同体。近年来,该市按照“管理互通、教学一体、师资共建”的思路,以优质学校为基地,打破区域限制,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联手,构建了12个教育共同体。基地学校积极介入加盟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吸纳校长参与工作计划制定、教学业务研究、日常教育管理等重要工作,指导加盟学校做好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并组织名优骨干教师结对加盟学校青年教师,促进各校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山东青岛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网络宽带校校通
· 信息化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全面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 教育均衡发展:一长执两校 普通校办出优质样
· 天津:以机制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成效
· 北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纳入区县官员考核体系
· 广西蒙山县:打造边远山区教育均衡
· 广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内容
· 齐涛: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内涵发展
· 山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内容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