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江苏省大丰市以均衡发展理念为指导,立足于办好每一所学校,提高整体办学水平。通过大力度调整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大丰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推荐专题:2011高考大纲名师解读 推荐专题:各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题报道
一、不断加大投入,“建”出均衡
——大力实施学校搬迁工程。该市2007年投资6000多万元易地新建大丰市初级中学;2009年投资1000多万元实施第二小学整体搬迁,投资1.6亿元新建新丰中学;2010年投资1.69亿元新建南阳中学,预计2011年8月份竣工投入使用。
——着力推进标准化建设工程。“十一五”期间,大丰市提出了高位均衡的目标,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定位在条件标准、师资均衡、评估科学、质量优良四个方面。全市新增教育用地1595亩,新增校舍建筑面积20.2万平方米,改造危房和大修校舍面积25万平方米,共投入资金5.06亿元,投入资金和改造校舍面积均达到“十五”期间的1.5倍以上。
——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2007年以来,该市教育局与电信部门合作,投资100多万元升级改造了市教育信息中心,全市66所中小学全部接入光纤,充实电脑4260多台,多媒体860多套。在此基础上,该市进一步加强了中心网站资源库及各学校资源库建设,加强学校门户网站建设,完善全市教育信息共享平台,真正实现全市教育资源共享。
二、整合教育资源,“调”出均衡
大丰市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积极整合资源配置,大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2003年,该市率先在全省完成了第一轮学校布局调整,经过努力,实现了每个镇保留中心初中、中心小学的目标,全市100%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镇中心小学、初中就读。从2006年开始,按照“高中建在县城,小学初中建在集镇”的思路,进一步整合全市教育资源,撤并了3所生源较少、规模过小、办学效益低的第二中心初中和2所第二中心小学,基本实现了一个镇办好1~2所中心小学和中心初中的目标,实现了镇域内的教育公平。第三轮的布局调整从2007年开始,重点对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进行调整,先后撤并高中阶段学校2所,实现了普高学生全部在三星级以上高中就读的目标。
三、突出改革创新,“改”出均衡
——全面实施农村小班化教育。从2006年秋学期开始,大丰市所有农村初中和部分农村小学起始年级实施小班化教育,目前,该市农村中小学全面实现小班化。小班化教育的实施,进一步拓展了教师的智能空间,凸显了学生的个性张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研炼,全面提升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
——全力提升教师现代化素养。2002年开始,大丰市进行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先后内退教师1400多名。大力实施“名教师”、“名校长”工程,进一步优化了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整体提升了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从2007年开始,该市围绕师德建设、教学能力提升两大主题,开展教师暑期全员培训,有效推进了师德师风建设和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
——积极构建教育共同体。近年来,该市按照“管理互通、教学一体、师资共建”的思路,以优质学校为基地,打破区域限制,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联手,构建了12个教育共同体。基地学校积极介入加盟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吸纳校长参与工作计划制定、教学业务研究、日常教育管理等重要工作,指导加盟学校做好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并组织名优骨干教师结对加盟学校青年教师,促进各校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