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对校园的 ‘入侵’太厉害了,已成为广大中小学生的日常用语,不仅家长听不懂,就连老师也被搞得摸不着头脑。 ”提起网络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沈阳市实验中学董老师对记者说。
昨天记者走访沈阳市南京一、一经一、二经二等小学、沈阳市实验中学、126、165等几所中学和几十位学生及家长时发现,网络语言早已成为广大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的习惯用语,就连学生写作文也不自觉地在使用。家长表示,孩子平时说话爱用网络语言,和孩子沟通已有障碍;一些老师认为网络语言虽很时尚,但也不宜过分使用,否则会影响学生正常的思维与表达;专家表示,网络语言是一把“双刃剑”,其存在既有合理性,也对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应从文化安全的角度给予高度重视。
学生:使用网络语言很过瘾
昨天中午,利用学校午休时间,记者走访沈阳市多所中小学校。 “表酱子。 ”“今天真啊! ”用过午餐的沈阳市沈河区一经一小学的学生,三五成群地在校园内玩耍。记者站在校门口,这样的对话不时传来。“你们在说什么? ”“阿姨,这都听不懂啊! ”一位三年级小学生笑呵呵地解释,“表酱子就是不要这样子,就是很倒霉。 ”说起网络语言,学生们滔滔不绝。 “我是打酱油滴,就是我是路过的……”
“平时说话经常使用网络语言吗? ”“大家都用,多给力啊,特爽,特过瘾! ”学生们争着告诉记者,网络语言在同学中间流传,你不用就落后了,也无法交流了。写日记时用网络语言最多,由于家长不懂,即使偷看也不怕。写作文时偶尔也用,习惯已成自然了。
一位中午给学生送饭的家长给记者讲了一个笑话。一次在检查孩子作业时,课本里有一个纸条。纸条上写着一些符号,“*:o((:-(:^({:-)”。家长以为是孩子早恋了,拿着纸条去找老师,老师看后也不懂,就找孩子“破译”。原来这些符号要表达的意思是,小丑!紧皱眉头,又愁眉苦脸,不晓得又发生了什么事?跟谁打架了,鼻子被打歪了?今天我中分的发型,帅不帅?
记者随机采访的几十位中小学生,九成多上网聊天都使用网络语言,八成多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也使用,多数同学已分不清哪些是网络语言,哪些是正常用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