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专题 > 北京论坛 > 动态报道
教育分论坛“人文学科的社会认同”引发热烈讨论
2007-11-03  北京论坛  何瑫

字体大小:

  11月2日上午,“社会变革与社会发展”分论坛第三、四场在英杰交流中心举行。在主持人宣布第一次讨论结束,进入茶歇时间时,会场上发生了有趣的一幕:十多位学者自发聚集起来,就讨论时段的一些问题继续进行探讨。一位参与其中的学者告诉记者,“二十分钟的讨论时间并不足够把刚才的问题讨论清楚。”

  在第一个时间段中,共有五位学者就大学的社会责任、传媒与教育的关系、大学可持续发展等话题做了主题发言。其中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施春风的发言尤其引人瞩目。他认为,现代世界的主要大学多数为西方模式,这种模式以自然科学研究为主要发展导向,对文化问题关注不够。现代大学发展应当既注重科学发展,又注重文化传承。

  随后的讨论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在主持人宣布讨论时段正式开始后,超过十位学者同时举手要求发言,二十分钟的讨论时间内总共容纳了十二位学者的声音。几番问答后,学者们的语速明显加快了许多,讨论进入最后几分钟后,一位学者甚至不等会场志愿者递过话筒,就主动起身走了几步从刚刚发言结束的学者手中拿过话筒进行发言。

  一位菲律宾学者率先提问,他表达了对施春风观点的困惑:在现实中,传承文化与满足社会需求两方面很难保持平衡,现代大学的很多资源都来自于社会,而许多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并无法得到足够的社会支持,在缺乏支持的情况下,文化传承的工作如何顺利进行?

  这位学者的观点随即引起了多位学者的共鸣。康奈尔大学校长David J. Skorton对菲律宾学者的看法表示认同,并对施春风的发言作出了回应。他承认施春风所提到的西方模式的大学以自然科学研究为导向的现状,但强调这并非主观意愿,而是由于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确实难以得到有效的认同与支持。他认为,这个问题在目前阶段还很难有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法。

  墨尔本大学校长Simon Marginson则认为,许多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不能够产生即时效应,因此无法得到公众和政府的理解。但在某些具体学校的具体学科这种问题并不明显,这是由于这些学科的负责人具有较强的公众交流能力。在公众对于人文社科的理解程度无法得到快速显著提升的现状下,提高公众交流能力有可能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东京大学副校长Asashima Makoto对Simon Marginson进一步做了补充。他谈到,加强与公众的交流固然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但在实际过程中,往往有许多困难。他特别指出,在当代社会,大学与传媒正在并有可能长期保持紧张关系,这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因素。

  在讨论进入一种略显沉郁的气氛后,赫尔辛基大学教授Thomas K.J Wilhelmsson最后一个发言。他认为人文社会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更多的机会与公众和传媒进行接触,更多的接触机会意味着更大的获得理解和支持的可能性。尽管现状不够理想,但既然问题获得改善的基础存在,就没有必要对前景过分悲观。

  讨论时间结束后,许多学者仍然感到意犹未尽,他们自发聚集起来,就刚刚谈论的话题继续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成为了论坛进程中有趣的一幕。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相悖还是相容?
· 语言分论坛:聚焦早期汉译佛典语言得失
· 自由气氛中寻求交流与合作:北京论坛(2007)大学校长联谊会举行
· 移植模仿还是因地制宜?中日学者在公司治理战略上达成共识
· 和谐共荣多元发展:北京论坛(2007)胜利闭幕
· 当历史遇上前沿:高科技如何为文化遗产保驾护航
· 企业社会责任:靠法律强制还是道德约束?
· 企业责任分论坛:法学与管理学深入对话
· 北京论坛:日益成为世界学者的世界级对话平台
· 北大校长许智宏:北京论坛向世界发出“和谐”口号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