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社会现代化对世界人类遗产的保护所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政策应如何制定和实施以保证人类遗产免受更大伤害成为当今学界一大热点话题。2007年11月2日的人民大会堂吉林厅,来自世界各地的考古学、遗产学专家们在北京论坛“人类遗产对文明进步的启示”分论坛中对于人类遗产保护政策的多样性进行了探讨。
遗产保护,政府作用不容忽视
会议伊始,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的主题发言——“人类遗产保护中政府的地位与作用”明确肯定了政府在当今人类遗产保护政策的提出和实行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他从文物保护、博物馆整理及中国文物保护法制建设三个角度出发,概述了当前中国政府在人类遗产政策保护中的作用及成效。文物保护方面,政府组织进行了第三次全国范围的文物普查,扩大了文物点界定范围(如工业遗产)数据化整理私有档案,强调文物保护与基本建设工程相辅相成,文物保护工作要以人为本,为人、人类发展及公众服务;博物馆方面,政府不断调整和修订保护政策,以适应专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和生态博物馆不断发展的新形势的挑战;法制建设方面,政府尊重和落实“70年公约”,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突出富有中国特色的文物行为规范对国家文物保护法律的补充作用。
全球化时代的政策保护呼吁国际协作
面对社会日益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新形势,有学者指出,人类遗产的政策保护除各国政府本身的积极参与外,还呼吁国际社会的技术协作。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主席Michael Petzet强调当今全球化时代所需要的新遗产保护政策,呼唤国际协作,力求减少对人类遗产的更大伤害;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更以敦煌莫高窟文物遗产保护具体措施为例,突出与美国盖蒂公司(Getty)和日本东京、大阪研究所进行长期技术和管理的合作机制对敦煌莫高窟壁画遗产保护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强调制定和实施人类遗产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共同呵护人类遗产,加强建立国际协作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新角度解读保护政策
社会发展对人类遗产的保护提出了新问题和新挑战,国际社会在研究和制定保护政策的时候也需要新角度的切入和解读。论坛中,伯明翰大学教授Jeremy Whitehand在他的主题发言“城市景观遗产的保护——地理学的途径”中,就超越学界中传统的建筑学、历史学研究方法,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平遥古城、苏州古城等城市景观,突出了文化景观在整个城市的单一性和孤立性,从而强调制定人类遗产的保护政策时,力求实现城市中人类遗产和整个城市的和谐共荣,也为多样性的保护政策提供了全新的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