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纪事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⑥
1951 派遣留苏学生
追忆留苏的燃情岁月
■记者 郑骊君 俞水
1953年,北京俄文专修学校留苏预备部第25班毕业前的合影。
1956年,苏联老师在给一年级中国留学生上俄文课。 资料图片
1951年,中国派出留学生380名,其中留苏学生375名,新中国第一次留学高潮的大幕就此拉开。此后,面对来自西方国家的封锁,为了培养社会主义需要的大批管理和专业人才,新生的共和国向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派遣了1万多名留学生,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列列呼啸的列车,穿过广袤的西伯利亚平原,满载着黑头发、黄皮肤的青年与他们求索的渴望、奋斗的激情,从北京驶向他们心中的无产阶级革命圣地——莫斯科。
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留苏学生。
共和国成立之初,他们带着祖国人民的殷切期望,满怀报国之志,远赴苏联,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异国他乡勤奋求学。学成归国后,他们坚决服从组织分配,在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各行各业埋头苦干,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紧密结合,为共和国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曾经轰轰烈烈的留苏运动,已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当年风华正茂的年轻学子,如今也已年逾古稀。但是,这段历史,却因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教育与科技水平提高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对一代学子价值观的影响,成为新中国60年教育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一页。
以苏为首:留苏学子承载强国之梦
7月底的北京,酷暑难当。
在北京市东城区南河沿大街111号的欧美同学会里,留苏分会副会长马春途一吃完午饭,就匆匆赶往办公室,精心为即将于1点钟召开的“留苏学子迎接建国60周年”座谈会作最后的准备。
中午12点50分,新中国首位留苏女电影摄影师周坤最先走进会场。随后,农业领域专家王连铮和周维、地矿领域专家赵鹏大、航天领域专家吴美蓉、医学领域专家左啟华和龚明敏、核工业领域专家张浩、交通领域专家池秀峰陆续到达。虽然他们有的已头发花白,有的步履蹒跚,但都神采奕奕,一见面,便紧紧握手,以“师长”相互尊称。其实,有些人原本并不相识,但在会场上,他们像老朋友一样亲切拥抱。因为,一段相似的留学历程、一种难忘的集体记忆,早已把他们紧紧连在了一起。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
新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恢复千疮百孔的国民经济,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体系。但是,薄弱的工业基础以及匮乏的科学技术人才成了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道路上的两只“拦路虎”。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国内迅速掀起全面学习苏联的高潮。“以苏为首、以俄为师”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奋斗目标,“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的口号响遍全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希望借助苏联力量培养出我国自己的科学技术人才。于是,作为科学教育发展十年规划的一部分,中央决定大规模向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派遣留学生。
1950年9月,中国首先和波兰、匈牙利等东欧五国达成了互换留学生的协议,并向其派遣了35名留学生,为此后大规模派遣留苏学生积累了经验。
1951年,中国派出留学生380名,其中留苏学生375名,留学蒙古学生5名,新中国第一次留学高潮的大幕就此拉开。此后,一批批留苏学生走出了国门。
中国地质大学原校长赵鹏大,于1954年9月赴莫斯科留学。1952年,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地质学院工作,为了迎接学校即将聘请的一批苏联专家,他被派往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俄语。“学了半年,突然接到一封电报,学校通知我参加留苏资格考试。经过一周的准备,我顺利地通过了。”赵鹏大回忆说。
1953年,火箭和资源卫星应用专家、航天工业部计算机测控公司原总经理、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原主任吴美蓉也被选为留苏预备生。
其他参加座谈会的留苏生也有着类似的经历——通过上级有关部门的严格选拔以及难度极大的全国统考,一纸命令让他们走上了留苏之路,从而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此后直至6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恶化,近8000名大学生、研究生和进修教师,以及近8000名实习生被国家派遣赴苏留学,分布在苏联20多个城市的22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