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纪事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14)
1992中日儿童夏令营 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一年后,一篇题为《夏令营中的较量》的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如何培养下一代的大讨论:我们的孩子能否肩负起民族的未来?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该进行怎样的反思?
1992年,参加“中日少年儿童联合探险夏令营”的孩子们。刘建昌 摄
2007年,第十六届国际青少年草原探险夏令营在内蒙古举行。杨金华 摄
■记者 张春铭
1993年年末,有一篇3000字的文章,让孩子的教育问题成为焦点,上至各种级别的会议,下至街头巷尾、茶余饭后,人们开始反思怎么做家长,怎么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怎么改革教育教学。这篇时隔一年才引起关注的《夏令营中的较量》写的是什么?经历了怎样的一波三折?为什么在那个年代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又给教育留下了什么?
让我们从1992年的一次少儿夏令营说起。
一个要吃苦的夏令营
1992年,关萌萌12岁了,小学毕业的关萌萌“想着终于可以出去玩了”,就报名参加了一个夏令营。这个夏令营就是“中日少年儿童联合探险夏令营”。1992年8月,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团中央与日本福冈蚂蚁蟋蟀游戏学校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联合举办。
杨金华从1973年就开始做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此时,他已经做了近20年的辅导员。“在玩和游戏中,自己去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是杨金华教育孩子的方法。
1992年六一前夕,当时在北京市三里屯三小(现为三里屯小学)做辅导员的杨金华,参加了一个会,被告知将开展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我们需要与草原上的动物比如蛇搏斗,需要与草原的天气搏斗,需要与草原上的走路搏斗。”杨金华记得当时的动员会上,是这么介绍“草原夏令营”的。对于这样一个需要“搏斗”、需要吃苦、安全性未知的夏令营,与会的各区代表,没人吭声。
“有意思,超出玩的范围!”这是杨金华的第一反应。于是,杨金华接下了这个“有意思”的夏令营,拿到北京15个孩子中的10个名额,成为中方学生的辅导教师。
10个孩子怎么选?杨金华有自己的方法。他把报名的15个孩子用车拉到了现在的首都机场的位置,让孩子们背着5公斤重的行李,徒步走回学校,中途还要做一顿饭。走到酒仙桥的时候,杨金华就让孩子们放开走,最先回学校的10个孩子,就是去参加夏令营的孩子。
1992年8月1日,关萌萌和其他14个北京的孩子,一起坐火车到了呼和浩特。这是关萌萌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次坐12个小时的火车。当然,更多的第一次体验,是在草原之行中感受到的。每天要负重走近20公里,自己生火做饭,露营时搭第一次见到的帐篷,这些对于关萌萌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
草原夏令营回来后,关萌萌变化很大。她明白了不是每个孩子都像北京的孩子有那么丰富的物质条件,也知道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在一个团队里面,不管自己多小,也要付出最大的努力。
当然,相比日本营员专业的露营设备、细节处的自我保护、严格的医务护理、对探险的前期心理准备,很多中国孩子相形见绌。抱着断带子的包,挎着有点漏水的水壶,听着完全不懂的日语……中国孩子就这样踉踉跄跄走到了终点。
这场夏令营给关萌萌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以至于十几年之后,关萌萌再想起来,还觉得当时的经历对她自强、独立而坚韧的性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