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纪事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⑩
1983 首批博士
■记者 赵秀红
1983年5月27日,除了唯一的工学博士冯玉琳因当时在美国读书没有到场,其余17位博士都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学位授予大会,图为17位博士在人民大会堂的合影。资料图片
8月26日晚,华灯初上,在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附近,刚接受完记者采访的李尚志下了出租车。与他挥手告别后,记者转头问出租车司机:“您知道刚才下车的人是谁吗?”
“不知道啊。”
“他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批博士之一。”
“啊?是吗?!”师傅当下啧啧赞叹,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回望历史,社会大众对知识和人才的这种尊崇,在过去几十年的岁月里,并不是一以贯之的。“资产阶级接班人”曾经是十年动乱中对研究生的别称。“文革”结束,国家的知识分子政策发生转变,知识和人才逐渐被认可并越来越受到尊重。
1977年,中国恢复了高考招生。次年,恢复了研究生招生。被耽误了10年之久的一大批青年,从厂矿、田间重新回到校园,就是在他们中间,诞生了新中国的首批博士。虽然,当时的老百姓并不清楚“博士”为何物,但首批博士学位的授予,却成为一个历史性事件,记录着人们重新建立起来的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与期待。
比梦都美好
“比梦都美好。”首批博士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李尚志这样形容自己博士学位的获得。美好得不太真实,怕酣梦醒来,自己仍然躺在大巴山的小屋之中,窗外黑黝黝的巨大山影将满天的繁星遮去了大半,桌上摆着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学习材料。
1970年,李尚志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回到四川万源县,在公社小学和农村工作队一呆就是8年。经历过“文革”的他,自己琢磨出一条“真理”:“凡是对知识分子有利的政策,肯定会遭到批判。”但是,从1977年开始,好消息真的一个个来了。
最让他感到美好得不敢相信的一天是1983年5月27日。
初夏的北京,庄严的人民大会堂迎来了新中国培养的首批博士。5月27日下午3点,他们在这里接受博士学位的授予。
这18个名字注定要载入史册:马中骐、谢惠民、黄朝商、徐功巧、徐文耀、白志东、赵林城、李尚志、范洪义、单墫、苏淳、洪家兴、李绍宽、张荫南、冯玉琳、童裕孙、王建磐、于秀源。中国自己培养的这18名“土博士”中,有6名来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6名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名来自复旦大学,另外两名分别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除了唯一的工学博士冯玉琳当时在美国读书没有到场外,其余17名博士和他们的老师、校长们,以及一批硕士参加了这次大会。
尽管首批博士的论文答辩及学位批准在1982年初至1983年间已陆续完成,但为了表示国家对知识和人才的重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北京市人民政府郑重地把各培养单位的博士召集起来,召开了学位授予大会。
这样高规格的学位典礼,在中国仅有,在其他国家也少见。
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原主任、原国家教委研究生司司长吴本厦回忆说,举行这个仪式的目的是要选出人才、出好人才,在北京集中举行授予仪式,也是为了扩大在国内外的影响。
授予大会分两部分进行。博士、硕士、导师、校长们先在湖南厅接受国家领导人和教育部领导的隆重接见,之后在人民大会堂正式举行授予仪式。
李尚志至今还保留着大会的入场券,粉色的票面上印着他的座位号。一位老先生走到他面前问:“你是哪个学校的?”李尚志说:“我是中国科技大学的。”老先生说了句“中国科技大学确实培养了一批人才”就走开了。旁边有人小声嘀咕:“钱老!”李尚志才知道问他话的人是“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
推荐专题:庆祝建国60周年 中国教育及科研发展回顾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