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管理数字内容
教师逐步丧失了开发数字内容的积极性?不错,因为这些内容除了参加评奖和在观摩上用了几次就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真正能够让数字内容能够发挥最大价值的方式是好好地把它存储起来(不是埋起来!),让人们能够发现、共享和重复使用。仅仅一个"发现"就是一个需要研究的大题目,涉及到对数字内容的描述,也涉及到交换的机制问题。有了共享机制,才能够让教育者不会担心资源数量的问题,因为即使在现阶段,全国的资源全集也是一个大宝库了。
关键词:"LCMS",也就是学习内容管理系统,这是国际教育技术领域今年以来最流行的词汇之一。伴随这个名词还有"元数据"和"学习对象"。国内的一些资源库倒更像学习内容保险箱,无法扩充和灵活运用到教学中。
8.教室中的多媒体
把教室"数字化"是必然的趋势,不要怀疑。但是在教室中应用多媒体并非一定要等到未来,今天的很多尝试都是值得的。不能达到每个教室装配投影机,可以让几个教室共享;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台电脑上课,可以让多个学生共享一台,总之这是一个值得乐观的发展过程。多媒体教室的一些工具软件,例如屏幕广播等,已经成了廉价必备。如果能够把教师的每次教学过程都全程录下来(或语音或视频),并能够自动在学校的网络上查询和重放,对教学会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关键词:"无线",无线技术已经进入了市场,这会帮助很多教室走向无线数字化。支持无线的设备也会降低教师/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障碍,相信逐步手持电脑也会被教育的富裕地区所考虑。
9.在线教学方式
随着.COM 热潮的消落,最近提及网校这个词的人不多了,有也是贬义为多。在美国已经出现了没有校园的在线小学和中学,中国会有同样的可能吗?一个成功的学校如果真正实现了内部的在线教学,扩展到Internet 自然也不是什么问题,教师们不会有"干副业"的感觉。问题是,现在还没有一个学校真正把信息技术当作是学校二十一世纪发展的基石。
关键词:"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困扰学校的一个名词,因为绝大多数学校还是国有公立的非营利性机构。那么如何让学校经营网校合理化、合法化就是一个必须面对的事实,有些商业机构与学校的合作经营是有益的尝试,但是现在专心于教育的公司毕竟还很少。
10.解决总体拥有成本的问题
很少有人关心总体拥有成本(TCO)的问题,解释只有一个,因为我们的学校还没有真正把计算机当作日常的工具。在学校真正让电脑和网路发挥效力的时候,网络上的用户、资源、权限和设备的管理代价才会成为一个客观存在。教育界这几年很关心学校的信息系统管理员定位和待遇问题,是认识到信息化管理问题的一个好的开始。
关键词"总体拥有成本",对这个词最常见的比喻就是购买汽车时更要关心汽车的使用费用。采用网络上的目录技术会是一个降低总体拥有成本不错的方案,让学校的网络可以一开始就建立在系统规划的基础上能够避免将来积重难返。不过目录技术本身很复杂,好在现在国内外都有一些现成的工具可以帮助系统管理员摆脱这种复杂性。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