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东京3月23日电(新华社记者 张可喜)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早就成为日本的一个社会问题,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许多中小学校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欺负同学、逃学、离家出走和打骂老师等现象。抢劫汽车、杀人放火等犯罪行为也时有发生,令社会各界为之忧虑。
对于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专家学者们多年来也一直在研究,结论是激烈的社会竞争形成的压力,过于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滋生的贪图享受思想,家庭(主要是母亲)的溺爱和过度干涉,社会上的各种丑恶现象的诱惑,新闻媒体和影视过多的暴力、色情宣传等,导致青少年身心健康出现异常。
日本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有诸多因素,因而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靠学校、家庭和社区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此,日本文部科学省提出以下对策:
一、学校教职员工要在校长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对学生加强社会道德和纪律教育;二、家庭、社区和有关部门要积极沟通信息,相互配合,防止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三、设立心理咨询机关,注意发现青少年心理健康异常的苗头,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
日本特别重视让青少年体验社会和接触自然,通过了解社会和亲近大自然使青少年身心获得健全发展,要求学校、家庭和社区有计划有意识地增加青少年到社会和大自然中去的机会。
1999年,文部科学省实施“全国儿童计划”,亦称“紧急三年战略”,为青少年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各种设施不断完善,如农林省有“儿童长期自然体验村”、环境省有“儿童公园休闲设施”、林野厅有“儿童森林俱乐部”、经济产业省有“儿童实验商店”和“儿童科学和制造教室”,大学和科研机关有向青少年开放计划,此外,还在全国设置24小时咨询电话“儿童热线”、“育儿热线”,编写《家庭教育手册》和发行家庭教育录象等。
从2000年度开始,文部科学省又实行“儿童梦想基金”制度,对组织和实施青少年教育活动的团体提供50万、100万和300万日元不等金额的资助,这些教育活动包括体验自然(观察自然和野营活动等)、社会志愿活动(护理老年人等)、劳动体验(参加工农业劳动)和参观科研机关等。仅去年一年,政府在这方面的经费支出达1350万美元。
资助农户利用闲置农田创办“学童农园”是日本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之一。在这里,青少年通过插秧、种菜、栽花、除草、收获等各种劳作,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增强爱护大自然的保环意识。日本全国农业合作总社把这一活动取名为“与下一代共生运动”。到目前为止,在全国范围内,有大约1/3的农业合作社在认真推进这一活动。
有关专家认为,这些活动能够陶冶性情,有助于形成良好道德情操,对解决日本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