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河南省教育厅了解到,该省决定将自主开发的省情教育、礼仪教育、心理健康、书法艺术、新科技、综合知识讲座等地方课程列为义务教育必修课,同时在省级实验区中的广大农村初中实施“绿色证书”教育,把《花卉栽培与营销》、《经济动物饲养》等搬上课堂,从而加强课程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学生社会生活的联系,优化义务教育的课程结构,形成具有河南特色的地方课程体系。
据了解,该省在义务教育阶段整体设置地方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课程门类和安排教学内容。
地方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区域性、本地化,在课程设置、课时比例上有一定弹性,给学校自主选择的空间,以增加地方课程对不同地区的学校和不同学生的适应性。据河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负责同志介绍,河南的地方课程设置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国家规定的地方开发和管理的课程,主要包括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二是该省自主开发、管理的地方课程,主要包括省情教育、礼仪教育、心理健康、书法艺术、新科技、综合知识讲座等方面的内容。
为了便于省级实验区的广大农村初中学校在实施“绿色证书”教育中有所参考,该省结合当前初中学生的实际需要,设置了《优质农作物栽培与管理》、《名优林果栽培新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花卉栽培与营销》、《经济动物饲养》、《小型农业机具的使用与维修》、《常用农副产品加工技术》、《电工技术与家电维修常识》、《初中升学与就业指导》等9门课程共300课时,在结合实践活动课和学校课程的课时安排基础上,供农村初中学校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