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远程教育 > 远教新闻
美国正大步跨向E教育
2002-06-19    冯哲

字体大小:

  不久前美国教育部门决定,2005年,90%以上美国大学将开设网络课程;同时,美国媒体请比尔·盖茨等一批美国著名科学家、企业家、教师、发明家,预测了2025年前后美国中小学生进入E教育的前景,就“电脑是21世纪伟大的教师”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E教育:投资新热点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起,大量美国资本涌入E商业、E广告业的同时,也大批涌入了E教育事业。

  目前,美国约有二百多万网上大学生,70%以上大学设立了网上课程。少则三门,多则五门,最多的伊利诺斯大学开了二百二十门。多数开的是商业与技术课程,也有少数开心理学或工程方面的。网上教育成为远程教育最新形式。一些美国网上大学还正在雄心勃勃谋求海外发展。比如,汤姆逊公司已投资2500万美元与“二十一世纪环球大学”,与维吉尼亚大学、纽约大学等十六所大学合作,正在计划向亚洲拉丁美洲等地提供远程课程,使远在土耳其、委内瑞拉的学生,也可原地攻读美国学位。

  目前,美国提供网上教育规模最大的是马里兰大学,共有26500个学生。仅在去年,马里兰大学学生就总共选修了44000门网上课程,平均每人选一门半;到2012年,它的学生数将增加三倍。

  由于网上教育成效显著成本较低,不少美国大公司,也纷纷与相关大学联系,打算为自己的职工提供各种专业的网上职业技术训练。因此,圈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几年内,从教室四壁突围而出的网上教育将进一步走出校园。

  特点一:教师团队作战

  相比传统课堂教学,网上学校有不少特点。比如,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单兵作战,经常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而在网上学校里,教师往往是团队作战,有分有合发挥群体优势,获取“全明星队”的教学效应。通常由最权威最有经验的教授或教授专家组把关,作总体筹划,上一些重点课难点课;而其他教师则在平时进行具体授课或与学生作E-MAIL交流。

  特点二:支援服务强大

  由于网上教育相对节省授课人员,因此他们一般都大大加强了对学生的支援服务。纽约伦西拉技术学院网上学校负责人卡罗尔·特维希指出,他们十分关注对学生的三方面支援,即思维方法、图书馆与技术。教师们分工值班服务到位,几乎有求必应,例如,如有需要,学生们可以不仅在下午三时而且在上午三时(即凌晨)得到问题解答,不满意还可重复再问。又如,亚利桑那州的坦普大学网上学院里,他们为学生提供一种“嘟嘟家庭教师服务”,即一些教师随身带着一种可携式电子播音器,学生有了问题可随时拨通它,嘟嘟一声便储入了问题及自己电子邮址,一二个小时内即可得到回答。此外,该校“难题解答中心”与图书馆也通过网上聊天室全天候向学生开放。

  特点三:注重创新思维

  网上学校的又一优点是,更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因为它可以充分利用与发挥网上聊天的积极因素。学生们可以通过这种形式,与志趣及学习进度相同者经常讨论交流学术问题。不少网上大学专门开设了“讨论创新课”,好多专家认为这正是网上教育最大优势最大力量之所在。比如,巴尔的摩尔网上大学就具体规定,保证每周有三次网上师生或学生间互动交流时间,还要求教师为学生的网上谈话作业打分,每学期结束时,还在三千多E-MAIL考卷中挑出若干让大家讨论。

  同时俄亥俄网上大学MBA班还规定,每三个月学生返校连续四天,夏天假期时每周返校连续两天,以增进师生面对面交流,完成集体项目,并自然形成学生领袖,在他们主持下进行自由课题创新讨论。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体结合”应拓展多种形式
· 中国教育如何面对世界的社会信息化热潮
· 农村教育最缺的是人 最根本提高人的素质
· 教育是一种力量
· 教育BLOG的实践反思与未来展望
· 新数字技术条件下的远程教育建构
· 落实教育振兴 教育部与山东省共建重点大学
· 2005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10月在京召开
· 中国教育IT产业4年后将达44亿美元
· 远程就业:未来就业新模式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