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
中国现代化 教育要先行
——关于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若干思考
历史经验表明,教育兴则国家兴,人才强则国家强。没有教育现代化,就没有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从国家现代化的战略角度看,教育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基石,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举措,新时期《规划纲要》要有新思路。制定和实施21世纪第一个《规划纲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教育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基石
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几代人的追求和梦想,而且是我国两个世纪的国家目标。早在20世纪80年代,小平同志就提出了关于现代化的两个战略思想。其一是1983年发表教育发展的“三个面向”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方针。其二是1987年提出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从1980年到1990年,人均国民收入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到2000年人均国民收入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到2050年前后,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显而易见,现代化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国家目标;教育既要面向现代化,也要服务现代化,更要率先现代化。
目前,中国现代化的前两步战略目标已经完成,第三步战略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中国现代化的整体水平已经达到初等发达国家水平,距离中等发达水平的差距在缩小,教育发展的部分指标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国现代化已经进入起飞阶段,单纯的规模扩张已经不能适应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和科技的渴求和依赖超过以往任何时候,我们必须寻求发展模式的重大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教育水平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成败的影响因子,人才和创新已经成为中国复兴的战略基石。21世纪的教育现代化将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作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不仅是知识时代的呼唤,更是中国复兴的需要。这个光荣任务已经历史性地落在我们的肩上,它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研究制定《规划纲要》是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21世纪前20年是中国复兴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制定《规划纲要》,在国家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层面都具有战略意义。因为它是中国21世纪的第一个《规划纲要》,是促进国家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战略举措。一般而言,《规划纲要》不仅要尊重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规律,把握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借鉴国际教育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更要符合中国国情,要有重大创新。中国教育事业涉及13亿人,是世界最大的教育事业,也是最难的教育工程。制定一个高质量的《规划纲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困难和挑战会很多。它既要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针,也要有新时期的政策创新。
借鉴历史经验,一个高质量的《规划纲要》一般具有3个特征:(1)逻辑清晰,结构合理;(2)目标明确,措施有力;(3)主题鲜明,鼓舞人心。概要地说,就是具有可接受性、可操作性、战略指引性和凝聚力。成功的《规划纲要》,要有自己的亮点,有吸引人的因素,有激动人心和令人难忘的要素。这个成功要素是什么?也许有多个因素,但关键因素是它的核心理念,以及基于核心理念的战略方针和战略举措。
新世纪《规划纲要》要有新思路
21世纪的《规划纲要》,要有21世纪的战略构想。新时期《规划纲要》不仅要有新目标和新举措,更要有新思路和新主题。对此可以见仁见智,集思广益。从现代化和战略研究角度分析,在凝练《规划纲要》主题词的时候,需要关注3个要点。
其一,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从教育现代化角度理解科学发展观,内涵非常丰富,如实事求是、尊重规律、解放思想、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等。这些内涵和思想应该在《规划纲要》中得到落实和体现,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
例如,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应该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以人为本”还要求优先发展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教育要先行;人才强国,教育要先行。《规划纲要》需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教育先行”的观念。
其二,系统借鉴国际经验。我是从事现代化研究的。借鉴世界现代化300年历史经验,教育将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一个“胜负手”。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现代化,教育是基础;没有教育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面现代化。中国现代化,教育要先行。《规划纲要》要瞄准教育现代化,加快教育现代化,夯实中国现代化的教育基础。
其三,要有鲜明时代特征。所谓时代特征,可以从不同层次来理解。从世界层次看,教育的时代特征包括普及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信息化、国际化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等。从国家层次看,中国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中国教育发展将进入质量、规模和公平并重的新时期,需要新的发展思路。
《规划纲要》既需要重视教育规模,如提高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普及率等;也需要重视教育质量,如提高各级教育培养学生的质量等;还需要提高教育公平性,如提高教育机会均等性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性等。
综合考虑科学发展观、国际经验和时代特征三个方面的因素,我们认为,教育为民、质量为本、改革创新、和谐发展,可以作为《规划纲要》主题词的重要内容。
(1)教育为民。以人为本,教育先行,人民教育为人民。办人民放心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重点是教育普及率、教师队伍素质、课程教材内容、教育基础设施和教育投资结构等的现代化。
(2)质量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质量为本。提高各级学校的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建设人才强国。
(3)改革创新。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建立和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制,优化学校法人治理制度,推进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加速教育管理现代化。
(4)和谐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不断化解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推动教育和谐发展,强化和谐社会的教育基础。
中国要复兴,教育要先行。教育为人民,质量是根本。《规划纲要》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战略抓手。如果能够制定一个高质量的成功的《规划纲要》,那么,它有可能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为了这个目标,让我们齐心协力、群策群力。(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何传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