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负荷理论与思维导图
如果说意义学习理论从宏观上解释了思维导图对意义学习的作用和价值(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连接),那么认知负荷理论则更清晰地揭示了学习的内部心理特征。
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是由J. Sweller于1998年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当工作记忆的负荷最小并最有利于促进工作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转化时,学习最为高效(Sweller,1998)。J. Sweller的认知负荷理论是以Miller的研究为基础构建的。Miller认为工作记忆容量非常有限,只能同时存储7±2(5~9)个组块(chunk)。
前面谈到知识的加工和编码都是在工作记忆中完成的,而工作记忆容量有限,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思维加工的能力呢?既然数量已经确定了,那就只能在“组块”的大小上寻找解决方案。认知负荷理论里提到的所谓组块,是指人们在过去的经验中已变为相当熟悉的一个刺激独立体,它可以是一个字母、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图示、一个事件等。组块是记忆容量的测量单位,在记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具有两个显著特点:扩容性和差异性。扩容性是指短时记忆信息可以通过加大每一组块的容量而得到扩充和提高,而差异性则是指组块内部组织水平不同,或对信息再编码的方式不同,则相应的组块所包含的信息量也不同。举例来说,让一位象棋新手在很短的时间内记住并重现原来的棋局是有困难的,因为他脑海中可以组建起来的熟悉的组块很少,组块的容量也很小,所以需要记忆的容量很大,认知负荷很重,容易忘记或者混淆。但随着棋艺的渐进,他存储在脑海中的组块容量不断增多、加大,他就可以很轻松地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了。对象棋大块容量不断增多、加大,他就可以很轻松地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了。对象棋大师来说,记忆并恢复棋局就相对简单了。
根据个人经验将记忆材料中孤立的、项目较小的组块加以组合,形成更大组块的思维操作过程称为“组块化”。组块化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的组织或再编码,是信息的建构和综合的过程。人们利用储存于长时记忆的知识对短时记忆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构成人们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的单位,即意义组块。意义组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主体的知识经验和客观刺激材料的特征。组块化是记忆活动中最重要、最一般的方法,它能转换记忆单元,将较小的记忆材料结合成较大的记忆单元。这样就能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提高记忆效果。因此,优化组块方式是提高短时记忆水平的先决条件。例如,记忆一个11位的电话号码——13901101994,虽然它有11个数字,但是我们拆成1390(全球通)+110(北京)+1994(出生年份),把11个组块优化合并成3个组块就很容易记忆了。
从认知负荷理论看,思维导图通过图示形式表示知识以及相互关系,其对知识的细化与整理缩减了冗余的信息,大大降低了工作记忆的负荷。同时,思维导图将零散的知识组织成一个新的有意义的整体,也就形成了新的组块,这个新的组块的大小比原来的每一个小的组块的信息量都大得多,从而在工作记忆存储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增加了工作记忆中的信息量,为思维加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