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09日消息:全省最具规模的“2002年大学毕业生双选会”昨日在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交大同时举行。我省数万名2002年高校毕业生参加了此次双选。
单位选才不重“出身”
在3所部属重点院校的“双选分会场”上,记者也看到很多外校学生的身影。只要专业对口,不论是否是“名牌”大学,用人单位均会仔细地倾听、询问,并记下联系方式。江苏一家企业招聘人员告诉记者,公司不会因学生的“出身”而歧视普通学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关键是看专业是否对口和进行面试、笔试的情况,录用的也不完全是名牌大学的学生。
学生求职最重“薪情”
四川大学昨日的进场单位超过了550家。记者看到,学生对用人单位的“追捧”存在冷热不均,除了地域、工作环境外,“薪情”对学生存在极大的影响力。一家卷烟厂标出年薪2万-3万的底薪,引得很多学子包括专业不对口的毕业生纷纷上前垂询,大有将用人单位大门挤破之势。在西南交大,铁路十五局抛出重赏:一次性付给签约学生“安家费”2万元,当场兑现,一手签约、一手给钱。此举吸引了很多学子上前签约。一些单位“赏额”稍小,便少有人问津。
历史专业“人才紧缺”
在双选会上,记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历来就业不看好的历史专业,竟有单位大呼“人才紧缺”。广西柳州市博物馆进川选才,在蓉城走了很多学校,竟然都没有历史系的毕业生。前来招聘的徐老师感慨地说,现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都需要大量历史专业人才,但想进一名专业对口的大学生很难。
家长陪“选”令人摇头
在昨日的招聘会上,记者看到了与新生入学时相似的一幕:有的大学生跟在父母后面,腼腆地走过一个个招聘展位,由父母上前与用人单位交涉、交谈。一家制药公司的招聘人员见此摇摇头,小声对记者说,这样的毕业生谁敢要?据悉,一些家长参加孩子的“双选”会,主要的还是担心孩子“把”不住关,随随便便就与用人单位签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