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质疑中央民族大学的英文译名将“民族”英译为“minzu”不大准确。学校工作人员证实,“民族”英译变为“minzu”,但更改原因不知情。此外,贵州民族大学中“民族”也英译为“minzu”,其给出的一个理由是:由于中国的崛起和强大,很多大学和大企业都在自己的英语名称里加入中国元素。换言之,这是彰显民族“自信”之举。(7月22日《新京报》)
民族英译成“minzu”就是民族自信的写照?这显然是贵州民族大学一厢情愿的想法。中央民族大学是否也是如此,因无权威来源,暂且不知,但公众对此肯定是不买账的,从网友调侃的姿态便可看出端倪。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不说“民族”译成“minzu”与国家信心无关,就是把“中央民族大学”英译成“zhongyang minzu daxue”,也与国家信心无关,只会让人看到又一可供调侃的笑料。
毕竟,说到“英译”,我们唯一能想到的便是英译准确否?规范否?但即便我们的想象力足够强大,也难以将“国家信心”与这“英译”联系一番,这个理由超越你我的想象力,的确有些成笑谈了。不是人家这么一说,你肯定想不到“国家信心”还有这么“一标准”。
必须厘清的现实是,不是越多的“英译成音译”,就是越多的民族自信,这种擅自修改语言文字的做法与行为,只会丧失语言本来的范式,乃至韵味与魅力。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自信,显然不是汉语拼音能够承载乃至诠释的,这种国家信心与民族自信,只会来自于本国文化软实力、价值输出、核心竞争力等的比拼。
退一步说,即便“英译成音译”真是一种民族自信与强大的写照,那也是孱弱的,因为当民族自信要靠这般微弱的小事来体现时,只能说明,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仍然落后人家很多。换言之,当还有人总拿细枝末节当大事来说时,正是在给我们提醒——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仍是绕不开的话题,仍是摆在当下的严肃命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