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反映,中央民族大学的英文译名将“民族”英译为“minzu”,质疑不大准确。前日,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值班人员证实称,学校目前英文译名的“民族”的确为“minzu”(新京报7月22日)。
中央民族大学一则启用新英文校名的通知中,将民族的英文翻译Nationalities,使用拼音minzu替代,并称在日常工作和对外宣传、联系时规范使用新英文校名,维护学校英文校名的严肃性。民族大学中,除了中央民族大学外,贵州民族大学效仿中央民族大学的做法,也使用汉语拼音代替英文Nationalities,并且给出了多种解释理由。除了民族类大学外,诸多的交通类大学亦是使用汉语拼音替代英文翻译。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越来的越多的国内大学,提出了建设国际知名大学的宏伟发展目标,并因此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过程中,避免不了使用英文介绍学校,随着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大学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潮流”,越来越“最炫民族风”,中英文混搭翻译校名,诸多网友,对此翻译方法,感到莫名其妙,英文翻译本有多层意思,具体翻译成那层意思,根据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解释,如果按照如此的汉语拼音夹杂英文翻译方式,中国很多的地方,都得做出修改。
笔者认为,汉语拼音夹杂英文的翻译的方式既不能彰显自信反而显得不伦不类,既浮躁又不严肃,除大学校名出现如此的翻译方式外,国内诸多的部门的英文翻译亦出现使用汉语夹杂英文的翻译方式,此种翻译方式放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可能是便于外国人容易理解,如果此种翻译方式上升到一个组织的角度,显而变得不伦不类,自信与否不是简单的改个翻译方法,使用汉语拼音一改了之,中英文名称翻译是组织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是极具严肃性庄重性的事情,自信与否与翻译方式到底存在多大的关联,如此的更改解释显得牵强附会,唯有提高自己的实力,才能变得真正的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