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国之本,行政为民是政府的神圣职责。
在这跨世纪的5年间,我国国民对教育的需求不断上升。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一份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在所有储蓄目的中,教育储蓄被列为居民储蓄动机的第一位。这表明,人们希望接受高水平的教育和终身学习,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面对千万双渴求教育的眼睛,各级政府牢记为人民服务的使命,从维护人民受教育权出发,极大地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领域作了最生动的诠释。
规模扩大,受教育权利有保障
5年间,“两基”目标实现和“扩招”政策出台两件大事助推了我国教育规模的扩大,带来了教育机会的增加。
新千年伊始,一个经过多年奋斗、惠及全体国人的目标——“两基”,终于在本届政府手中变成了现实,标志着我国教育进入了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阶段。正是这一目标的实现,使我国教育总规模迅速扩大,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为义务教育阶段人民受教育权的行使提供了最充分的保障;也正是这一目标的实现,为我国非义务教育规模的扩大提供了可能。
早在“两基”目标实现前,我国政府就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思考实现“两基”后教育的发展方向。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朱镕基总理谈到今后的教育工作时说:“我们要在切实保证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同时,积极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这段话表明,政府对义务教育规模扩大而带来的非义务教育规模相对过小、结构单一问题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和明确的解决思路。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扩招”,成为当务之急。
思路定,见行动,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掀起了一个发展高潮。连续几年,普通高中招生人数保持高增长率,到2001年年底,普通高中的招生数和在校生数比1995年翻了一番。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和东部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已经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
高等教育扩招的力度更是让人惊喜。1999年6月,一个喜讯改变了50多万人的命运,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扩大高校招生,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由上一年的108万人提高到160万人。此后3年的连续扩招,使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总规模从1998年的643万人增长到2002年的1300万人,人数翻了一番,已接近排在世界首位的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15%。扩招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强烈愿望和需求,据调查,这一政策成为近年来群众最满意的一件事。
质量提高,优质教育资源被扩大
时代在进步,过上了小康生活的人们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是要“有学上”,现在转而追求“上好学”。政府意识到,没有质量作基础,为人民服务就是一句空话。由此,走内涵发展道路,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成为5年来各级政府的一致努力方向。
在我国大中等城市,有了教育投资意识的老百姓无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考上大学,但考大学却要先迈过考高中这道“坎”,上高中难,上好高中更难,老百姓对此颇有微词。2000年国务院决定投资改扩建教育部直属在京6所高校附中,定出3年在校生规模翻一番的目标,为更多的学生享有优质教育提供了可能。这一决定拉开了全国扩大优质高中资源的序幕。
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同样也存在于中小城市和农村。“泥巴屋、泥巴台,里面坐着泥巴孩”,这是过去人们对乡村小学的描述,但现在在农村,许多最漂亮的房子是学校。结合学校布局调整而实施的“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教工程”使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校舍建筑面积、图书馆的藏书量、实验仪器的达标率与20世纪90年代初期相比翻了几番。
办学条件的改善,仅仅使教育质量的提高成为可能,教育质量的提高最终还要以素质教育作为突破口。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适时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启动了义务教育阶段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在职教和高教领域,一场调整专业结构、加强课程建设的教学改革也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些改革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满足人民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致力公平,困难群体权益得维护
“锦上添花”自是美丽,“雪中送炭”更知冷暖。致力于教育公平,保障贫困地区、贫困学生和流动儿童等处境不利人群的受教育权,一直是我国政府孜孜以求的目标。
对于贫困地区、贫困家庭来说,教育是改变贫穷命运的唯一途径。5年中,“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和“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本地贫困地区学校工程”三大工程的实施,有力支持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
与此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也一直挂在中央领导心头。2001年,中央财政将中小学助学金增加到1亿元,重点资助西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安排2亿元专款,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200多万名中小学生从中受益。在大学,国家在原有的“奖、贷、助、补、减”资助政策基础上,新建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和国家奖学金制度,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成为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手段,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如何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新问题。“让课桌不再流浪”成为各级政府的努力目标,目前一项“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解决方案已初步形成,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构建体系,终身学习成可能
学习改变命运,学习改变生活。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许多已经离开校园多年的人心中萌生了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要求,72岁的郭侠老人就是其中一个。2001年,教育部宣布取消高考年龄限制,郭侠老人以“爷爷考生”的身份成为了那一年里的新闻人物,这也标志着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取得突破性进展。
取消高考年龄限制、应届“三校生”报考限制等政策,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自学考试制度,相继出台的这些措施,从制度层面为更多的人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提供可能;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网络教育试点,使60多万人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发展社区教育,整合社区内文化教育资源,让社区内全体成员都能在家门口就找到适合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所有这些举措,编织了一张学习的网,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需要。
回首5年,我们不禁感叹自己生逢其时,处在这样一个经济飞速发展、教育资源迅速扩大、人人享有良好教育机会的时代。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形成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不久的将来,一个普、职、成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相互衔接,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的结合,职前与职后教育与培训的贯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配合的教育体系将出现在我们面前,人民对教育的需求将会得到更加全面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