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将分别于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这是继党的十六大之后我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又一件大事。过去的五年,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教育思想空前活跃,教育的生机活力显著增强。本报从今天起陆续推出四篇“两会特稿”,展示过去五年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迎接新一届人大、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
这四篇特稿是:
这五年,教育投入增长最快
这五年,教育改革巨大突破
这五年,教育需求极大满足
这五年,教育观念变化最大
这是一组令人激动的数字:“九五”期间,全国教育总经费5年累计为14941.25亿元,是“八五”期间的2.48倍;2001年全国教育总经费达4637.66亿元,比2000年增长20.5%,是1996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2001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为3.19%,是自1989年对此指标进行监测以来的最高水平。
5年来,我国教育经费投入连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我国教育发展也进入了历史上最快的一个时期。
“1个百分点”是个创举
“过去几年,北京大学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各个方面的改革和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持续、稳定的经费投入,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保障。”谈起教育经费增长对北大建设所起的作用,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深有感触。
我国教育财政的现实是“穷国办大教育”。尽管1993年出台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都明确提出了“三个增长”,但长期以来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速度,离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仍有不小的差距。
这种状况在1998年有了突破性的转变:国务院决定教育经费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即自1998年至2002年的5年中,提高中央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也要根据本地实际,增加本级财政中教育经费的支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近几年来在解决教育投入问题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1个百分点”给教育带来的“震动”由此可见一斑:1999年至2001年,用于中央部委直属高校扩招的教育事业费达40亿元,高校扩招了270万名大学生,大大满足了学生和家长对高等教育的需求;1998年至2001年,对划转地方的184所高校划转经费45亿元,安排专项资金14亿元,保证了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截至2001年年底,教育部已为共建学校安排资金44.92亿元,地方政府落实共建资金30.15亿元,其他中央有关部门落实资金6.31亿元,以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建的方式加大了对有关高校的投入;1998年和1999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21.5亿元,学校和相关部门自筹16.3亿元,消灭了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筒子楼,解决了青年教师的后顾之忧。除此之外,1999年至2002年,用于“211工程”、“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高校社科研究和‘两课’建设项目”和“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的项目资金累计达144.69亿元。
通过“1个百分点”经费的使用,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
“没有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就没有内蒙古教育的今天和明天。内蒙古自治区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4大工程,即国家贫困地区二期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现代教育网络工程和基础教育扶困助学工程,有两个半主要得益于中央财政的支持。”谈起中央财政这几年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支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厅长郭明伦深有体会。
让普通老百姓感受最深的,是这几年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大发展。到2000年年底,中央财政共拨专款39亿元,地方配套资金86亿元,共计125亿元投入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这些资金重点投向了568个国家级贫困县和284个省级贫困县,使这些地方的基础教育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并且,为了攻克全国“普九”难点,中央又作出决定,“十五”期间中央财政再安排50亿元,加上地方配套资金,实施“二期义教工程”,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到2000年末尚未“普九”的522个县。
另一个让老百姓念念不忘的是中小学的危房改造。截至2002年9月底,中央共拨付30亿元专款,省级财政配套11.15亿元,地方自筹了35.74亿元,共计投入76.89亿元,重点解决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危房问题。到2002年6月底,已竣工项目学校占批准总数的43%,已竣工面积占施工面积的51%。
而让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更有切身体会的,莫过于解决教师工资拖欠问题终于有了转机。2000年,国务院决定将教师工资发放纳入公务员工资保障体系,统一组织实施;2001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解决拖欠教师工资问题的“治本之策”。为此,中央财政从2001年起,每年安排教师工资转移支付资金50亿元,用于支持中西部困难地区建立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一些地方的省级财政也相应安排了配套资金。随着中央和地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落实,以及各级政府部门不断加强监管,农村中小学拖欠教师工资的势头开始得到遏制。
经过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有了较大的增加。据统计,2001年,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为2178.59亿元,比1997年的1395.18亿元增长56.15%,其中,预算内经费拨款为1379.4亿元,比1997年的733.52亿元增长88.05%。
“多渠道”促进经费增长
“近5年来,我国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完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基本建立了学费制度,并形成了贫困学生资助制度的基本框架。”长期从事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善迈,对于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对教育投入增长的贡献更为关注。
为了改变国家包办教育的局面,“九五”以来,“财、税、费、产、社、基”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格局进一步得到巩固。因此,在财政拨款主渠道不断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时,其他渠道的教育经费也保持了一定的增长。1997年至2001年,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已由26.43%上升到34.08%,达到1/3。
值得一提的是,近5年来,我国已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配套措施完善、比较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非义务教育收费制度已基本形成。作为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非义务教育收费制度对缓解教育经费的不足起了较大的作用。2001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收费收入745.60亿元,占教育总经费的16%。
同时,教育部、财政部等部委和各地政府经过共同努力,已逐步建立起包括“奖、贷、助、补、减”五个方面内容的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已初见成效,据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统计,截至2002年6月底,全国已签订贷款合同的学生35万人,贷款合同金额30亿元,各级财政共安排贴息资金4.59亿元。从2002年起,教育部、财政部还设立了国家奖学金,每年拨出两亿元人民币,专项资助全国普通高校45000名品学兼优的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还规定,高校每年都要从所收学费中提取10%左右的资金,用于对困难学生的补助。
5年来,教育经费投入的快速增长,为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经费短缺将会得到进一步解决,教育事业也将拥有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