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是由教育理论、教育史和教育评论三大部分组成。教育理论要回答教育是什么,为什么?教育史要回答教育做了什么,还能做什么?教育评论则要回答教育做得怎么样,应该怎样做?即要对教育的生存和发展做出合规律、合目的、合情理的选择和判断。换句话说,就是教育评论要依照符合时代的真、善、美标准,对教育的生存和发展做出切实的评论,以引导教育获得最优发展,对人类和社会做出最大贡献!担此重任的教育评论必须实话实说。
一、教育评论的本质要求教育评论要实话实说
教育评论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对教育文化进行鉴别、评说,产生社会舆论作用,从而使教育在社会文明建设和人自身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教育评论的本质就是对教育文化进行价值判断。说得具体点,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教育文化进行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有见地的剖析评论;分析教育文化的优劣对错、质量高低,评议教育文化的思想性、科学性、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和影响力;肯定教育文化的社会作用和学术价值。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对教育文化说长道短论是非。“静坐独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种儒家独善其身的理论,用于教育评论,我们是反对的。教育评论要提倡多批评议论,形成批评议论的环境和气氛,培养良好的教育评论风气。
目前,有些人对一些劣质教育文化的无原则吹捧颂扬,是不符合教育评论本质要求的。教育评论的本质要求教育评论要有实话实说的风格:即要有思想性,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评论教育文化;要有引导性,充分发挥教育评论的正面导向作用;要有督促性,对教育文化主体产生监督和促进作用;要有科学性,坚持真理,坚持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有学术性,对所评教育文化要有独到见解,教育评论文章要有学术价值和水平;要有群众性,教育评论要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吸引群众;要有知识性,教育评论文章要包含丰富的知识,言之有物,使阅读者增长知识;要有可读性,教育评论文章尽力写得生动有趣、情理交融;要有信息性,教育评论文章可以也应该容纳大量信息;要有多样性,教育评论的形式、内容都应是多样化的,不要一个模式一个格调。
二、教育评论的品格要求教育评论要实话实说
教育评论的本质决定教育评论具有如下品格:正确的导向,面向教育实际,面向群众,实事求是,乐于“浇花”,勇于“锄草”,追求真理,等等[1]。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教育评论要坚持“三个面向”、“两个转变”,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这个中心来进行;教育评论要密切联系教育实际,反映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精神,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评论要有群众观点,要针对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实际、思想实际进行评论,教育评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把群众放在首位,教育评论要有科学态度,要实事求是,言之有据,论之有理;教育评论要乐于评说新的教育文化,即评论有新观点、新思想,反映新思潮,包括一些有争议的教育文化;教育评论要勇于评论一些不良的教育文化,要有对教育文化客体负责的精神,多开展批评和反批评。
三、教育评论的灵魂要求教育评论要实话实说
客观、公正、科学、准确是教育评论的灵魂。如果教育评论带上“功利”的目的,用“势利”的眼光评论教育文化,看教育文化主体的背景,不看教育文化的优势,对有钱、有权、有名、有势、有交情的教育文化主体主导的教育文化都给予高度评价,只褒不贬,这种教育评论势必走火入魔、迷失本性,不讲真话,昧着良心,信口雌黄,哪有客观,何谈公正,这些充斥于市场的吹捧式评论,势利式评论,功利式评论,人情式评论,广告式评论不是评论教育文化,是基于种种原因,因人而评,是评人,下笔于教育文化,着眼于人。
教育评论,通俗地讲就是对教育的评论,即评论教育。前提是看教育文化,对所评的教育文化,认真思考,有所见解;然后发出由衷的议论,或褒或贬都要反映出教育文化的本来面目;着力品评教育文化的精髓、核心;挖掘出教育文化的思想、灵魂,品评教育文化之得失;引导教育文化客体正确认识、理解、消费教育文化。
四、教育评论的功能要求教育评论要实话实说
教育评论具有导向功能[2]、选择功能[3]、传播功能、预测功能。教育评论导向功能的发挥可以从显性导向与隐性导向,理论导向与实践导向,正值导向与负值导向,政治导向与教育导向,刚性导向与柔性导向,评者导向与编者导向诸多方面展开。教育评论的选择功能的发挥主要通过教育评论主体对教育文化的价值判断来实现,具体的是通过确定教育评论目的实施对教育文化的选择,借助教育评论文章实施对教育文化的选择,依靠教育评论主体实施对教育文化的选择,通过对不良教育文化的批判和扬弃实施对教育文化的选择。教育评论的传播功能主要指教育评论主体,在确定教育评论导向并做出选择之后,把自己的思想观点物化成易于媒体传播的作品形态,并通过媒体传播自己的教育理念,引导教育文化客体对教育文化的消费行为。教育评论的预测功能指教育评论主体对纷繁的教育文化不仅有所鉴别、有所推荐、有所赞赏、有所批评,做到“评理若衡、照辞如镜”,而且更要对其思想内涵有所发挥、有所提升,并能预测未来教育价值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做到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
[1] 刘尧《论教育评论的品格》《攀枝花大学学报》1998.2
[2] 刘尧《论教育评论的导向功能》《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7.3
[3] 刘尧《论教育评论的选择功能》《教育科学论坛》199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