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作者来稿
关于教育评论的几个问题
2002-01-04    刘尧

字体大小:

  教育评论学从1995年提出至今已有8个年头了,教育评论活动也已陆续开展起来了!《教育评论学》专著2000年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第一个教育评论研究所已于2001年在浙江师范大学成立,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评论专业委员会也将在近两年内成立,今年《教育科学研究》等多家教育学术期刊开办了“教育评论论坛”类专栏,在这之前的1998年《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科版》就开辟了“教育评论学研究”专栏,许多学者参与到教育评论活动中来了,教育评论事业已有了良好的开端!为了使教育评论事业顺利发展,在此我想就几年来大家提出较多的几个问题,进行简要的答复。

  一、关于教育评论学学科体系的问题

  在1995年我提出构建教育评论学学科体系的时候,有几位学者先后提出不必要去追求什么完整体系,而最重要的是先把教育评论活动开展起来。中央教科所研究员薛焕玉提出:“教育评论学既然是作为研究教育评论的一门学问,那么作为学科的教育评论学必然要教育评论活动在社会上广泛开展后才有可能建立和不断完善。因此,当务之急是呼吁开展教育评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倡教育界开展学术争鸣,反对一言堂,改变只能听到一种声音的状态,活跃教育学术气氛”[1]。湖南师范大学教授石鸥提出:“教育评论应以实践、理论为园心而展开,应以评论为动力而进行。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应先去评论理论而不是构建评论的理论。当前的着眼点是无所畏惧的开展教育评论,我们研究教育评论学最终追求的是指导实际评论过程,而不是关于评论的学说”[2]。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孟明义提出:“不论是否作为一门学科,都不必在诸如研究对象、方法、性质、特征,以及有什么规律等等问题上,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3]。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伟廉提出:“建立学科非一朝一夕之功,可先写些文章,一则呼吁,二来也要做些具体评论工作”[4]。我亦有同感,因为科学是开放的、发展的,而不是“封闭的”、静止的。而我们的许多学说都在追求把实际上很难自圆其说、充满矛盾和问题的科学用科学体系概括。学科体系自然要求是“封闭的”(数学名词)。现在不是有在高等教育中实施“问题教学”的趋势吗?实质上就是要把被“人为”封闭而事实上断开的学科闭环打开,恢复科学的真实面目,把事实上存在的科学问题摆在已具有科学研究意识和能力的大学生面前,这应该是我们对待科学问题的科学态度。然而我认为,刚提出教育评论学就谈建立学科体系还为时尚早,当前应把重心放在更为基本的一些问题上。教育评论学体系的建立不是在教育评论学研究的萌芽期,不应是先验的,而应是大量基础问题解决之后自然而然的结果。但是,在教育科学充分发展的今天,不仅不应反对研究教育评论学学科体系,相反还应提倡借鉴其它学科体系之长,扎实研究基本问题的前提下,提出关于教育评论学学科体系的科学构想,并认真研究一些关于教育评论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原则问题。这是必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5]。著名高等教育家潘懋元先生指出:“我基本上赞同薛焕玉同志的意见,也基本上同意您在《关于教育评论学之我见》中加黑点(即上述的一段---著者加)的那一段话”[6]。

  二、关于教育评论客体:“教育文化”的问题

  “教育文化”这个尚未定性的概念,实在是我出于对教育纷繁复杂的主客观现象,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的无奈选择。我认为“文化”是人类活动的特征,一群文盲生活在一个闭塞的山寨,尽管没有知识,但文化却实实在在的生成并存在。近代以来尤其是我国近年来,出现了许多“XX文化”。比如企业文化、酒文化、服饰文化、校园文化等等,细想起来好像有道理。所以,就有了用“教育文化”来概括人类在教育范畴活动特征的想法,“教育文化”就包括了教育的一切和一切教育,当然也就包括了教育评论本身。若以后有了更好的概念,“教育文化”自然会被取而代之。“教育文化”是个基本概念,教育评论学要对此进行认真地研究。

  教育是需要评论的,也是能评论的。教育评论的对象就是“教育的一切和一切教育”,我们称之为教育文化的东西。教育文化在这里是尚未严格界定的概念,在以后的研究中将逐步界定它。我对教育文化的初步认识是:指在教育领域这一特定范围内,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在其教育活动中,所形成和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产品及其形成和创造的过程[7]。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置身于教育领域中,就不可避免要受到特定的教育文化影响,同时参加到其活动中,创造出新的教育文化氛围和教育文化成果。教育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在人类文化中处于较高层次。与人类文化相同,教育文化从内容看亦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物质层次的教育文化。它是教育领域活动的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下面简称教育中人),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创造出来的成果之一,也是从事教育文化活动的一些必备的物质基础。如:学校校园及设施、教室、课桌椅、教具、教材、教学设备等各种有形的教育设施和用品。还有各种教育管理组织、学会、协会、基金会等。这些是教育文化的表层和载体。二是制度层次的教育文化。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类是教育活动的规范、规则,各种制度、章程、习惯、奖惩条例等。另一类就是教育的运作方式(或叫行为方式)。三是精神层次的教育文化。它集中表现为“教育中人”这个群体的教育观念、思想意识、情感、态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育思潮、教育风气、教育风格、教育流派等。这中间有教育思潮的传播、交流、碰撞、接受和创新,它对教育文化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又要在教育活动中接受检验,求得发展和深化。教育文化的三个层次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精神层次的教育文化是教育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反映了教育文化的属性,规定了教育文化的特质,它支配着教育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因此,对教育精神文化的评论是教育评论的主要领域。教育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是由浅入深的过程。教育精神文化在教育活动中形成,又反过来指导和支配教育文化活动。

  教育文化主要有对下基本特征:活动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广泛的参与性与影响的持续性;内容的智能性与本质的创造性;历史的延续性与传承的选择性;发展的开发性与交流的融合性等。教育文化的基本功能有:认知功能;传播功能;教化功能;选择功能;创造功能;服务功能等[8]。教育评论者要选择有评论价值或适合于评论的教育文化,这就应从教育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考虑,而不是以评论者个人的主观意愿来决定。教育评论者一定要抓住教育文化的特点,好则说好,坏则说坏,以评促建,重在建设。要讲明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让人心服口服。即使是好朋友,也不要作那些捧场文字,而应讲科学,讲学术良心。教育评论要对所评教育文化的内容适当予以阐述,给人以更多的关于教育评论客体的信息,做到“评”与“介”相结合,防止将一些教育评论变成对所评教育文化的简介。相反,一些教育评论让人看不到所评的教育文化的梗概也是不成功的。好的教育评论,应在评论过程中有意识地巧妙地把所评教育文化的内容渗透其中,做到“评”中有“介”,“介”中有“评”,使“评”与“介”有机融为一体;好的教育评论,不应该局限于对所评教育文化的评说,还应该对与其相关的教育文化进行比较分析[9]。任何一种教育文化都是在借鉴前人创造的教育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要阐明它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就必须将之与其他教育文化进行比较,以说明它的创新之处,以及对教育和社会的贡献。无论是肯定的或否定的评论都应做到这一点;好的教育评论,亦不应该局限在评论某种教育文化上,应该就事论理生发开去,以新的思想和观点给人以启发。不过这要恰如其分,切不可舍本求末,画蛇添足。

  三、关于教育评论内外部条件的问题

  教育评论条件其实很复杂,大体分为外部条件(社会条件)和内部条件(教育评论者自身条件),“内部外部条件”都有各自的复杂构成。西北师范大学教授胡德海指出:“在我看来,教育评论代表的应是一种社会的眼光、社会的视角。这个视角不能没有。但既然如此,从事教育评论的评论者更应具备许多良好的素质与条件,大公无私、一心学术、追求真理、一往无前等等之类精神尤为重要。因为它代表的是社会公正与学术良心,乃至人间正气”[10]。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孟明义指出:“教育的实践性和群众性很强,很难说具备什么条件的人才能对教育进行评论。……要想建立教育评论学,最重要的是促进教育评论的开展,使人们能够充分表达自已的意见,提出自已的见解。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教育评论就会开展起来,通过实际的教育评论,就会使更多的人具备教育评论者应具备的条件。否则,不论提出多少和多么好的应具备的条件,也只是说说而已,不会有什么实际意义”[11]。首都师范大学研究员李友芝指出:“建立教育评论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等于就完全具备可能性,教育评论要生存和发展,除去要有从事这一工作的研究人员努力外,还需要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自己,乃至全社会都能提供一个适宜的政策、氛围、环境和条件[12]”。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孟明义指出:“建立教育评论学,并非仅仅是建立一门学科的问题,也不是教育部门自身的问题,而是要有一定的社会条件。关键是创造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开展教育评论的社会条件。要创造一定的社会条件,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主要是三个问题:调整社会经济关系,使人们具有独立经济能力支持的独立自主权(力)利(益);批判小资产阶级的左的或右的思想理论,逐步消除其影响,使人们从其束缚中解放出来;批判的继承传统思想、道德等”[13]。我认为,为了使教育评论事业能顺利发展,教育评论应在适应和创造外部条件的过程中,不断对内部条件进行研究,逐步强化教育评论的科学导向作用,进而争取和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另外,教育评论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以适应社会来实现改造社会和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界的动物要生存必须适应自然,社会科学要生存与发展自然要追求与社会的适应方式。因此,教育评论学中,对于“内部条件”进行了研究,把教育评论者(主体)分为大众、专家、行家。大众指一般人士(对教育的议论、评论);专家指各方面的专家(站在自己专业的角度对教育的评论);行家指职业教育评论者(家)。教育评论学重点研究职业教育评论者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比如:要求教育评论者要有主体性---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价值;主体人格。教育评论者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思维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创造素质。教育评论者的基本职责---评论教育文化;探讨教育评论理论;建设教育文化。教育评论者的基本修养---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树立辩正唯物主义世界观;形成健康向上的(教育)情感世界;深入教育实际体验教育文化;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教育评论水平。另外,还要加强教育评论者队伍建设[14]。

  四、关于教育评论中“照搬外国、食洋不化”的问题

  何以提出教育评论中“照搬外国、食洋不化”呢?总觉得我们国家教育尤其是教育科研被一种浮燥情绪笼罩着,解放初百废待举,照搬世界社会主义样板苏联情有可原,那么近些年一直在照搬西方就让人难以理解。比较教育中充满着“对照”,比如:人家……我们……,而缺乏对历史和国情的真实分析。我开玩笑地对有关人士说,您说美国的教育比中国的好,中国怎么怎么,那好啊,把美国的教育搬到中国来行吗!我国已经加入WTO,我国教育将进入全球教育市场,如果我们依然“照搬外国、食洋不化”的话,“中国教育”将逐渐隐退,代之而来的将是爪分中国教育的多种外国教育。

  我们并不反对中国教育对外国教育的学习和借鉴。因为,不论任何国家和民族,总是要学习和借鉴外国的东西的,学习和借鉴也总是相互的,中国人学外国人,外国人也在学中国人。外国好的东西必然会逐步的被我们“化”了,与中国的东西融为一体,成为中国的;不好的东西,也迟早会被抛弃的!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一切,绝不都是纯粹自己的!“中”之中有“洋”,“洋”之中同样有“中”!国粹并非都好,“洋”的绝非都不好。事实正是如此,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从衣、食、住、行,到工农业生产,文化、科学、教育等等,有多少是纯粹国产的。不用说别的,就是被认为中国式的“中山服”,也不是纯粹中国的!大概,谁也不想再穿中国式的大裆裤子了。现在中国的男人们也不再留恋梳辫子!洋烟、洋油、洋火、洋蜡,电视、电灯、电话等等,也不再能说都是“洋”而不是“中”;学校,不能说还是洋学堂……不必多说了,这类事情多得很!原因何在?答案很简单:被我们“化”了!无数事实证明,我们既“食洋”,就能“化”之!事实上,这是现代化的必然,并不是什么“洋化”或“西化”![15]

  近几十年来,我们没有出什么有世界意义、代表时代的教育理论,教育理论者许多成为书斋先生,而教育实践者没有可行的理论指导,出现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各自互不相干的繁荣。教育理论方面书出了不少,“学”建立了很多,可多数是移植的,学派很少!教育实践出了不少的方法、模式,而多数是经验的,没有生命力。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这种“富饶中的贫困”现象,足以让人们反思,理论和实践上的“照搬外国、食洋不化”是比较突出的,众多人在追求一个虚拟的目标一一“职称”,放弃了对教育实质性进步的切实关照。1992年我发表的“近代中国四大教育实验对我们的启示”就已隐含的表达了上述思想。我个人想,中国教育要追求实质性进步,要求学者必须摆脱“书斋”的囚禁,突破书斋学问和思想的禁固,在实践中找出活生生的中国教育理论。而不是动不动把外国的奉为科学,把古人的奉为正宗,我们自己却成了不伦不类,这是深藏于有些学者心理的偏见。我们只有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才能寻回自己的“灵魂”。

  [1] 刘尧著《教育评论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192页。

  [2] 刘尧著《教育评论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193页。

  [3] 刘尧著《教育评论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214页。

  [4] 刘尧著《教育评论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187页。

  [5] 刘尧著《教育评论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9-10页。

  [6] 刘尧著《教育评论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204页。

  [7] 刘尧著《现代教育问题评论》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第164页。

  [8] 刘尧著《教育评论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56-60页。

  [9] 刘尧著《教育评论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62页。

  [10] 刘尧著《教育评论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208页。

  [11] 刘尧著《教育评论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215页。

  [12] 刘尧著《教育评论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194页。

  [13] 刘尧著《教育评论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216页。

  [14] 刘尧著《教育评论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37-44页。

  [15] 刘尧著《教育评论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224页。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论教育界学风与教育评论问题
· 教育评论如何实话实说
· 教育评论必须实话实说
· 倡导健康的教育评论
· 魔鬼之床与教育评论漫话
· 论教育评论的信息容量与质量
· 教育评论方法及其它
· 教育评论十戒
· 我国教育评价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其基本走向
· 西方教育评价观的演进及启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